|
文峰阁,不知今在何处。是原来有,后来毁了?还是作者把名字搞错了?书中描写:“文峰阁高九丈九尺,是一座三重檐式的楼阁,兀立在洛阳城东南的大街上。阁楼顶部已经毁去一角,看上去有一种颓废美。如果登上阁顶,可以俯瞰洛阳全城。” | |
□记者
李燕锋 文/图
核心提示
七八十年前民国时期的洛阳城,你能想象得出她是什么样吗?当时的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
感谢一位民国时期的青年才俊,为我们记录下了那时的种种。
日前,尘封70余年的民国作家倪锡英的一套《都市地理小丛书》由南京出版社重新出版,其中一本洛阳城游记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将当时的洛阳以及洛阳人的衣食住行等呈现在我们面前。
1 尘封70年,民国洛阳城游记再现
在我市著名学者徐金星的印象里,目前仅李健人1936年编著的一本学术性著作《洛阳古今谈》涉及民国时期洛阳城的生活,还没有一本描述民国时期洛阳城的文学类作品。
日前,当我们带着这本从卓越网买到的《都市地理小丛书——洛阳》请徐金星一起品读时,他欣然应允。
认真翻阅此书,徐金星认为它不仅详细描述了七八十年前洛阳的真实面貌,而且行文流畅、文字优美,是一本难得的佳作。尤其是书中对洛阳历史文化古迹的介绍,还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有资料的空缺。此外,这本书的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作者对洛阳发自内心的喜爱甚至膜拜。
这本书的作者名叫倪锡英,江苏人,1942年中秋,年仅31岁的他就离开了人世。
倪锡英是谁?他为何如此喜爱洛阳?
据了解,倪锡英1911年出生于江苏无锡,在20世纪30年代的民国文坛,他的作品名噪一时。如果不是英年早逝,他的名字足以和同时代的鲁迅、巴金、丁玲、张恨水、林语堂等“画等号”。
据资料记载,倪锡英少年时从无锡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学校(现无锡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后,因成绩优秀留校。不久,宋美龄女士推荐他到国民革命军遗族学校任教。1931年,他到江苏徐州民众教育馆工作。1933年,他与另外五人一起担负开辟中原及西北地区社会教育的工作,着手筹办洛阳民众教育实验区。
也就是在1931年至1939年,他在工作之余出版了这套散文集,出版单位是当时最为权威的上海中华书局。
倪锡英用真实、生动、简明的笔触和大量珍贵的照片,以游记的形式记载了洛阳的城市沿革,为当时的洛阳留下了独特的时代印记。
现在,让我们打开这本书,一起看看当时的洛阳。
2 以面食为主,喜欢辣和酸
当时洛阳人穿什么?书中描述:“洛阳人对于衣,并不讲究华丽,他们身上穿的,全是自家织布机织出来的,乡下人时常穿着青布大袄;城市居民至多也只穿着些较为美观的洋布,或是本国绸缎。外国的衣料在洛阳完全是无人过问,这是因为洛阳人还没有沾染着近代奢靡的习性。”
徐金星认为,这种描写非常有意思,生动再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也流露出作者对洛阳人质朴、节俭和勤劳之风的赞赏。
书中还有一段描写:“在洛阳城里,虽然也有好多大规模的百货公司,但也并不见怎样兴盛,因为洛阳大半的人民,对于洋货并没有感到兴趣,他们还依旧保持着一个世纪前的旧生活。帝国主义的商业侵略,对他们并没有什么影响。”
3 那么,吃得怎么样?
关于洛阳人的饮食,书中写到,当时洛阳人还是以面食为主,会用面粉做包子,和着面糊汤一起吃;对蔬菜等的饮食口味,则喜欢辣和酸。
此外,当时的农户人家,每天最常吃的是烙饼,通常搭配咸菜和辣椒。人们下地干活时常把烙饼卷成卷带在身上,干完活就在田间吃。
现在的洛阳人,有的爱吃米,有的爱吃面,但在当时,吃米则是有钱人家的特权。而且,当时洛阳人并不像南方人吃粳米,而是用糯米煮饭,这种饭吃起来十分黏。
有人骑牲口,有人坐汽车
今天的洛河是一条景观河,今天洛阳人出行,可以选择汽车、火车、飞机等各种交通工具。但在七八十年前,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书中这样写:
当时洛阳的交通条件十分有限,只有陇海线一条铁路通过。
公路有两条,一条从开封经洛阳到潼关和长安;另一条从洛阳到孟津,渡黄河,经沁阳,最后到山西太原。
洛阳城到各县的公路更是少之又少,除了到洛宁的路可以通汽车外,到其他县的路都只能通牲口拉的篷车或手推的小车。
当时的洛河还有通航能力:“洛水,在天旱水浅的时候,因为河床不是很深,船只是不能通行的。但如果在雨水调顺的季节,那么自洛阳向东到偃师、孝义、黑石关、巩县各地,向西到宜阳、洛宁全可通航……主要是把洛阳附近各县的土特产运到陇海路沿线的各站去,预备装上火车向外埠运销。”
此外,人们在洛阳城里还有以下几种出行方式:
生活在西工一带的政府官员可以坐汽车,因为这里的道路“纵横交叉、路路可通,好像棋盘一样,车子行来行去”。
洛阳城里还有一些人力车。“在东站外有一大片广场,场上停满了人力车,旅客们要进城,可以雇个车子拉去。”
还有一种方式是骑牲口,“从洛阳城到白马寺去,中间隔着二十五里路程,可以从城里雇辆洋车,或是骑着牲口去”。
徐金星说,从当时人们的富裕程度来看,坐汽车、人力车或者骑牲口的只是经济条件好的人,普通百姓或者经济条件差的,在当时主要还是靠步行。
4 穷的居洞穴,富的住洋房
按照书中所写,当时生活在洛阳的人按照生活状况优劣分为五种:
第一种是高级政务人员。他们过着当时最新潮最高贵的生活。这些人多集中在西工广场一带,在广场的绿树丛中,建着他们西式的住宅,住宅四周是点缀着各色花卉的草地,“好像一座花园,又好像一座别墅……太阳升高了,他们才起身,吃了早点处理公务。如果是在夏夜,他们坐个汽车,沿着西工广场的大道疾驰”。
第二种是交通工人和铁路职员。因为洛阳是陇海铁路经过的一个大站,所以这里生活着很多交通工人和铁路职员,而且多为异乡人。他们一部分集中在城北,一部分在城西,每天在规定的时间到办公处办公,只有在工厂里的放工号吼鸣或是站台上换了班以后,才开始一天的自由生活。工人们会去喝酒,或是打牌,职员们大半是上运动场打球,或是进城逛街。
第三种是一般的洛阳世家。他们多集中在洛阳的南城到东城一带,他们的大门上还依旧悬挂着“敕赐将军府”“敕赐少宰府”等大匾额,他们的房屋很高大,公子哥儿们走出来,还要装个阔绰的模样。家境好的,每天就是吃喝,或是上街喝茶听书,再不然在家养几只鸟,以供消遣。他们闲时便是赌博吸烟,或在一起谈笑终日。而那些家境贫困、衰落的,便是典屋卖房,最后流离死亡。
第四种是洛阳农民。自耕自给的农人,只要年岁好,田地的收获好,便可以过简单安乐的生活。而自耕却不能自给的农人,一年辛苦到底,把大把收入献给了地主、债主,生活十分艰苦。
第五种便是最底层的穴居户。大部分穴居户集中在北邙山下,在洛河沿岸的一片高原上也有散居的穴居户。在北邙山上,有好几个村庄全是穴居户,甚至有些小学校也在洞穴里。住在这里的人,多数是贫困的农人和苦力,他们没钱盖房子,只有在土层里挖出一座居室,过着近乎原始人的生活。
5 古迹遗存多,许多今难觅
洛阳城里的各种古迹也是倪锡英非常喜欢的,他在书中作了详细的记录,比如,城内的文峰阁、铜驼巷、老子古宅、夹马营、八孔窑、贾公祠、迎恩寺、周公庙等,城外的北邙山、汉唐诸帝陵、金墉城遗址、白马寺、平等寺、金谷园、安乐窝等。
徐金星发现,其中的许多遗址当时保存状况还比较好,但今天已不复存在。
比如在介绍关林时,书中描写到,二门后半部是一座门殿,左右的木栅栏内,有关公所骑的赤兔马的造像,那马正作雄奔的姿势,马旁还有几个马夫伺候着,塑得很生动……而这些在今天的关林已看不到了。
比如祀奉汉代大儒贾谊的贾公祠,当时虽然祠屋已改成了校舍,不过里面的塑像还保存着,但现在贾公祠也已不复存在……
比如夹马营,是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的遗迹,按照书中的描述,那里有一座宋太祖庙,虽有些破落,但中间的一座正殿、殿中的神龛还在,庙的东面有一块石碑,写着“夹马营”三个字。
对洛阳城的文化历史地位,作者的评价非常高:“洛阳,这是一个多么古雅多么可爱的名字;几千年来,洛阳是握着中原文化的枢纽,被一班帝王们定为首都的一个名城。”
他还写道:“洛阳是一个历史上的文化城,也是一个中原有名的古城。”
徐金星认为,在七八十年前,倪锡英对洛阳的城市定位就是历史文化名城,这和我们今天的城市定位不谋而合,足见作家对洛阳城的尊崇。
末了,让我们一起通过作者的两句话来再次品味七八十年前洛阳城的生活:
“在洛阳,新级的人们住着洋房,坐着汽车,极旧的人们却还是穴居野处,过着原始的生活。在这新与旧极度差异中,来观察洛阳人的生活,就好像在读着人类生活的进化史……”
“洛阳的生活,是古老的,是保守的;如果一个过惯了都市生活的人,一旦到洛阳去住上几天,那么他定能感受着,他如同生活在一个荒古的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