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晚,我市400多名退伍武警战士告别洛阳,返回家乡。退伍前,这些可爱的武警战士在洛阳做的最后一件事是站好最后一班岗。他们说:“曾经,这里是我们战斗的地方;今后,这里是我们魂牵梦萦的故乡。”
24日,记者在武警洛阳市支队第四大队的驻地,充分感受到了退伍老兵对部队、驻地的留恋。
想带走更多对洛阳的记忆
张巨鑫,浙江诸暨人,武警洛阳市支队第四大队第十二中队代理排长,1988年出生,2007年入伍。
24日上午,我们见到张巨鑫时,他正在指导新兵叠被子,然后跟他们谈心,向他们讲解如何更快更好地适应部队生活。
5年的军旅生涯,让24岁的张巨鑫显得比同龄人成熟稳重。
入伍后,张巨鑫牢记“打铁还须自身硬”这句话,严格要求自己,刻苦训练,成为所在中队的训练尖子,和战士们一起顺利完成了许多急难险重的任务。
5年来,他参加了奥运会火炬传递安保、全国农运会安保、牡丹文化节安保、“7·24”栾川抗洪抢险救援等安保抢险救援并出色完成任务,荣立了两次个人三等功和一次集体三等功。
说起退伍,张巨鑫流露出不舍之情。“我很爱这里,可是父母希望我退伍后回到他们身边,我不能置父母的心愿于不顾。”张巨鑫眼中含泪,说他有很多梦在这里,这里有他5年的青春足迹。
“这里有我放心不下的新战士,我多想陪他们继续刻苦训练;这里有我牵挂的老人,5年来,我和战友每个月都要去敬老院看望他们。”张巨鑫说,“随着退伍的日子一天天临近,我们愈加珍惜每一次训练机会,想带走更多对于洛阳的记忆。”
会想念在这里的点点滴滴
王浩,四川巴中人,武警洛阳市支队第四大队第十二中队炊事员,1990年出生,2007年入伍。
24日12时,做好午饭的王浩准时把餐车从厨房推到餐厅,开始为战士们打午饭。“这是我们的传统,站好最后一班岗,直到离开的那一秒。”王浩自豪地说。
王浩入伍时被分在战斗班,2010年转到后勤炊事班。对炊事员的工作,他经历了由郁闷到热爱的转变。
“哪个男儿当兵不想冲在第一线,但是每个岗位都需要人。”王浩说,刚转到炊事班时,他很不痛快,每天干的都是摘菜、洗菜、切菜等琐碎的活,既无聊又辛苦。
慢慢地,王浩意识到这个岗位的重要性。“炊事班8个人,要保障100多号人的饮食,我们饭菜做得好,战友们吃饱了吃好了才能更好地投入训练,圆满完成各种任务,保护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王浩说。他逐渐接受并喜爱上了这份工作:每天6时,准时起来为战友们准备早饭,然后是午饭、晚饭,一直忙到晚上。每周都推出不同的菜谱,尽量满足来自五湖四海的战友的口味。
王浩乘25日晚的列车返回老家。每年送别退伍老兵时,他都特别难过,自己离开军营,那种失落更难以言表。
王浩说:“我会很想念洛阳,想念在这里的点点滴滴。”
武警洛阳支队负责人说,今年退役的这批老兵参加历届牡丹文化节和河洛文化旅游节的安保及其他救援工作上百次,保障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了洛阳社会稳定。在他们的心里,洛阳就是他们的第二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