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有关饥饿的故事。
1942年,河南大旱,灾民3000万。这一年,也是美国《时代》周刊驻华记者白修德人生中的转折之年,此前,他是蒋介石忠实的拥趸,此后,他对蒋介石的评价变为:“这畜生……牺牲了无数个中国生命,我为此痛惜不已。”
这一切源于此年2月重庆《大公报》刊载的一篇报道:1942年冬,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大公报》战地记者张高峰从陕西入河南时,被天灾和人祸带来的悲惨景象惊呆了……张高峰把所见所闻写成通讯《饥饿的河南》,发表在《大公报》上,在各界引起强烈反响。社长王芸生随即撰写社评《看重庆,念中原!》,将矛头直指当政者。
这一通讯一社评,惹得蒋介石勃然大怒,他下令《大公报》停刊3天。为此,白修德和《泰晤士报》记者哈里森·福尔曼一起奔赴河南,亲自考察那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后来,白修德见到了蒋介石,告诉蒋介石灾民饿死的惨状、官员们征税和敲诈勒索的丑行,并拿出了大量的现场照片。蒋介石表现出要整顿这件事的决心。但之后发生的事,让很多人彻底看透了蒋介石。“的确有人受到处分弹劾甚至掉脑袋了”,比如洛阳电报局那个将白修德的文章发往美国的发报员。
原来,在蒋介石看来,河南是中日军队角逐的主要战场,而非相对稳定的大后方,因此,他提出“不让粮食资敌”的口号,一面将河南农民的财产搜刮殆尽,一面随时准备抛弃这3000万子民。正是遵遁这样的逻辑,他才会在1938年下令炸开花园口黄河大堤,而这件事情,也是导致1942年河南大旱的根本原因之一。
1944年春夏之交,日本在中国发动“一号作战” ,汤恩伯部向豫西撤退,豫西山地的农民到处截击这些散兵游勇,甚至枪杀、活埋国民党官兵。5万多国军士兵,就这样束手就擒。在日军攻克的汤恩伯部仓库中,仅面粉便存有100万袋,足够20万军队一年之用。为什么不分出一些来赈灾呢?“如果人民死了,土地还会是中国的;但如果士兵饿死了,日本人就会占领这些土地。”——这恐怕就是蒋介石的用心。
白修德说:“如果我是一个河南农民,我也会被迫像他们一年后所做的那样,站在日本人一边并且帮助日本人对付他们自己的中国军队。我也会像他们在1948年所做的那样,站在不断获胜的共产党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