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们有的逃荒了,有的把孩子送到没遭灾的亲戚家了,有的在路上倒下就再也没起来……”91岁的张朝回忆说。
昨日,在瀍河回族区中州东路与爽明街交叉口附近,我们见到了经历1942年灾荒的张朝老人。
吃麸子算是“高标准”,老鼠都朝西边跑
张朝打小就居住在爽明街,昨日上午,我们见到他时,他正坐在门前晒太阳。问起1942年前后的那场灾荒,老人沉默许久才打开话匣子。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麦子几乎绝收,人们都指望着秋庄稼,可天硬生生把大部分秋庄稼旱死了。两季庄稼没了收成,人们把能吃的都吃了。”张朝说,那时他21岁。
粮食没得吃,人们开始挖野菜煮着吃。
张朝说,那时,他天不亮就得起床去村旁的地里挖野菜,晚了就没有了,“起初,地里还有不少野菜,可再多也经不住人们都来挖啊,没多久,地里就光秃秃的了”。
“野菜吃完后,人们就只能和家里的鸡抢粮食了。”张朝说,人们明知道吃糠解不下手,可总得填饱肚子;而麸子在灾荒年代算得上“高标准”——是留给身体虚弱的老人吃的;后来,连麸子和糠都吃完了,人们开始吃榆树皮、观音土、燕屎……
“吃的东西没了,连老鼠都不愿在这里呆了,经常能看到老鼠成群结队朝陕西方向跑。”回想起当年闹灾荒时的情景,张朝老泪纵横,“那个年代,饿死人不是新鲜事儿”。
爽明街北头有个“救济院”,附近居民难受惠
据了解,1942年前后我省不少地方遭遇灾荒,灾民流离失所,四处逃难。
“有很多灾民也往洛阳逃,到洛阳的灾民越来越多,当时的政府为了安置他们,在爽明街北头(今中州东路与爽明街交叉口东北侧)设立了‘救济院’。”张朝说,“‘救济院’为逃荒至此的灾民提供小米稀饭和红薯,最多时‘救济院’安置了200余名灾民。”
小米稀饭和红薯,在闹灾荒的时候绝对是“奢侈品”,可“救济院”里的“奢侈品”附近居民很难享受到。“只有外地的灾民和本地老弱病残的人才能得到救济。”张朝说。
张朝称,当时条件好的,把家里的牲口、田地卖了,换些粮食吃;条件不好的就把孩子送给外地的亲戚;有的把小孩卖给人贩子,换了钱给家里的病人治病。
张朝是家中的长子,为了照顾父母和4个弟弟妹妹,他靠卖菜、卖烧饼,挑起了家里的“大梁”。
“解放后,家里分到了田地,日子越过越好了。”张朝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