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幸福村的李群英经常回故乡。 |
| 真理村的王尚武最爱家乡的水席。 |
| 西安的幸福村附近曾住过不少洛阳人。 |
|
□见习记者 张锐鑫/文 记者 李卫超/图
在西安市“道北”定居的河南人祖籍多是周口一带的,那么,1942年前后究竟有多少洛阳人逃荒至西安?他们和家乡是否还有联系?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1 西安“道北”:这里有个洛阳人聚居地
作为来自洛阳的记者,我们希望在西安找到祖籍洛阳的老人。当地人却说,“道北”附近的洛阳人只占少数。
记者没有放弃,多方打听之下,最终在真理村和幸福村交界处找到了线索:原来,“道北”藏着个洛阳人聚集的“回民院”。
为什么叫“回民院”?这是由于早期到西安定居的洛阳人多是回民。然而,如今“回民院”里的老居民大多已搬到其他小区,所剩居民不多。
经多方打听,记者终于找到两名祖籍洛阳的老人——李群英和王尚武。
2 李群英(祖籍:洛阳孟津):想念亲人,每年春节回故乡
李群英今年79岁,祖籍孟津县,解放初,她从洛阳嫁给逃荒去西安的丈夫雷开恩。在幸福村见到李群英时,她正在街道旁的凳子上休息。
据李群英回忆,解放初,经人介绍,她嫁给了在西安做铁匠的雷开恩。雷开恩的父亲在那场大旱中饿死,为了生存,雷开恩跟随母亲从洛阳孟津步行至西安。在西安,雷开恩做了铁匠。解放后,李群英和丈夫一同到西安一家铁厂工作,直至退休。
如今,李群英有两个儿子三个女儿,一个儿子在钢厂工作,另一个儿子在开出租车,三个女儿都已经退休。李群英靠低保维持生活,尽管清贫,她却很满足:“靠低保基本不愁吃不愁喝,孙子辈的都已养大成人,儿女们有时还会寄些钱过来,和过去的苦日子比,现在过得实在太好了。”
历史的不幸让她和丈夫被迫迁居异乡,但他们没和故乡断绝联系。每到春节,李群英还会回孟津看望亲人。她的侄子在孟津开了一间羊肉馆。谈到这里,李群英难掩心中的喜悦和自豪:“俺侄子开的羊肉馆在孟津是最好的。”
3 王尚武(祖籍:洛阳红山):想念水席,那是家乡的味道
在真理村的一条小巷深处,记者敲开了王尚武家的门。王尚武,今年84岁,祖籍洛阳红山寨坪,家中有父母、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当年,这个原本美满的大家庭被旱灾和父亲的烟瘾拖垮。20世纪30年代,因为家中缺粮,出生不久的小弟弟因无法养活送给了大户人家。
据王尚武回忆,在那个艰难的年代,父亲多年抽大烟的习惯令全家的生活雪上加霜,家底吃得所剩无几时,父亲背上行李去西安打拼。20世纪40年代大旱时,王尚武和两个弟弟被乡亲带至西安,家中只留下母亲和妹妹。
和其他人不同的是,王尚武的逃荒过程没有饥饿、寒冷和疲劳。他和弟弟跟随乡亲一同上火车,由于年纪尚小,甚至不用付车费。就这样,他们从新安县磁涧镇上车,顺利到达西安火车站,并在附近找到父亲定居下来。
由于多年呆在西安,王尚武说话已有明显的陕西口音,西安可谓他的第二故乡。但他内心深处,洛阳的地位不可替代。
王尚武仍清楚地记得儿时家乡的模样:“西面是条河,东边是一个个窑洞,窑洞顶上就是打麦场。”
20世纪50年代初,他回洛阳和妻子结婚时,在当时的真不同饭店摆婚宴。燕菜的香气,承载着他对故乡的回忆。
如今,王尚武的弟弟和侄子在洛阳生活。几乎每年,王尚武都会回洛阳探望亲戚。每到洛阳,大街小巷的水席店是他的必到之地,只为再尝尝那酸酸辣辣的连汤肉片、香气扑鼻的八宝饭和外脆里嫩的焦炸丸。对王尚武来说,那是地道的故乡味道,弥足珍贵。
记者手记
昨日中午,记者坐在西安到洛阳的高铁上。高速子弹头列车疾驰着,窗外是一片片麦田。难以想象,眼前这片沃土曾留下多少苦难者的脚印。
究竟,土地下、铁轨间埋有多少逃荒者的尸骨?这枯树苍山听过多少失去父母孩子的哭声?准确数字无从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把故事讲给年轻人,让他们了解这一切,他们一定会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关爱身边的亲人。
愿逝者安息,生者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