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绘制 翔宇 |
|
核心提示
杨志明连续3次参与了本报组织的“助力中小企业 我们在行动”银企见面会。他把公司办公地点设在高新区火炬创新创业园,生产车间却放在涧西区,这样的经营布局让人有些匪夷所思。不过,他自有他的道理:“这样更有利于产学研结合。”最近,他盘点了今年的收成,销售额110万元。
企业熟面孔:13万元“生”出百万元
这两天,杨志明正忙着联系市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担保中心的工作人员,他说:“得提前把13万元的政府贴息贷款还了,咱得讲诚信,正是由于政府这13万元帮忙,我们今年销售额突破了100万元。”
关注或参与本报“助力中小企业 我们在行动”活动的读者大概都记得“熟面孔”杨志明。因为在本报组织的3次银企见面上都能见到他的身影。
杨志明是洛阳明创矿山冶金设备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公司主要从事矿山、冶金设备及备件的研制、销售。
第一次银企见面会上,他把自己研制的再生复合导轮带到现场,向与会者推销,还即席赋诗赠金融机构:“预见创业奇迹在,寻求伯乐融资来。”同时,寄语本报“铁肩担道义,银企架桥梁”。
“通过这3次银企见面会,我结交了金融机构的朋友,清楚了融资程序与条件;认识了不少企业老总,大家互通信息,有几家我们已经开始尝试合作了;晚报给我做了‘形象宣传’。我自觉是‘助力中小企业”活动的赢家之一吧!”杨志明很有几分得意地说。
上周,在他的办公桌上,记者看到一份我市某知名轧钢公司出具的“使用报告”。其中称,杨志明公司的“再生复合导轮(以旧换新)”在实际使用中,效果非常好,降低故障率15%以上,提高生产率10%以上,减小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约12%。
“使用报告中为何还用括号注明以旧换新呢?”记者好奇地问。
“这正是我们产品附加值高的原因,原先被认为报废的导轮经过我们的创新技术得到再生,性价比提高15%,效益提高40%。我们按正品钢材价格回收旧导轮,‘以旧换新’就是合作方式之一。”杨志明说,目前,包括这家轧钢公司在内的不少企业已广泛使用他的再生复合导轮。
产学研“黏合剂”:车间设在大学校园里
采访杨志明费了一番周折,记者先来到他公司办公地点——高新区火炬创新创业园,后又随他到设在涧西区的生产车间查看。
他的车间位于一所大学校园里,200平方米的空间里,最显眼的是3部桥式起重机。“这是三齿环减速机的半成品。”杨志明指着两个硕大的齿轮和3片相同的内齿环板说。
据他介绍,他们生产的这种减速机主要用于建筑工程的打桩机,结构紧凑、体积小、质量轻、装拆维修方便。
“对客户大多承诺保修一年。我的第一批产品售出一年半了,至今没有接到客户报修电话。万丈高楼平地起,打桩是基础。打桩机工作效率必须保证,这也正是我们产品的优势所在。”杨志明自豪地说,“因为我们身后有一个过硬的研发团队。”
从产品铭牌内容看,这种减速机的监制单位正是这所大学的研究所。
在杨志明带领下,记者参观了这所大学研发的部分机械类科研成果。“这些成果科技含量都相当高呀,可惜不少都没能变成真金白银。”杨志明非常惋惜。
在导卫板展位前,记者读到如下介绍:“导卫板是轧钢过程中的重要消耗件,我们研究开发的复合金属导卫板占据国内轧钢生产线60%的市场,累计产值超过10亿元……”
“这就是我把生产车间设在这里的主要原因,这些科研成果需要生产实践的检验,也只有运用到实际生产中,才是第一生产力,才能产生效益,进而再改进再创新,从而实现产学研的真正结合。”杨志明说。
日前,杨志明接到了“双臂芯棒集卷站的偏心驱动机构”的专利申请受理通知书。从受理通知书看,这项用于轧钢机械的新型设备的前景也很可观,不仅大大提高安全性,还可以使维修时间从原来的18~20小时缩短至2~3小时,与现有技术方式相比节能20%~30%,每小时降低电耗45千瓦左右,每年节约费用近4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