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九四二年的卖人契约 | |
1942年的卖人契和卖地契收藏者想让冯小刚看看
□记者 孟国庆/文 赵朝军/图
看了《一九四二·河南洛阳》特刊,昨日,原轴承厂退休职工林炎乐和党如庚坐不住了,他们致电本报热线66778866,拿出共同收藏的一份1942年的卖人契、一份1942年的卖地契,要与晚报读者共同回顾那段残酷而真实的历史。
70年前的两笔交易
一见面,今年63岁的党如庚就给记者展示了他用镜框装帧好的各一份1942年的卖人契约和卖地契约。
两份契约均没有抬头。卖人契约正文用毛笔写着:“立字帖人陈万年,因正用,于民国三十一年,将妾郑氏卖给姑表兄。现今上方有令,凡在三十年八月七日至三十二年三月四日,所有典当买卖房屋、土地人口,一律按原价准予赎回……”
契约左侧落款处依次标注“立字人陈万年”“同人王志仁”“中华民国三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等字样。
卖地契约正文显示:“立卖契人张立信,因一事不便,今将自己南北珍地一段,计地二亩一分六厘二毫……情愿出卖于宋元风名下,永远为业……时值每亩地值洋五十五元……民国三十一年正月二十八日。立卖契人张立信。”
这份卖地契约左侧同样有“同人”“勘丈员”的签名。
卖人契约反映灾荒时期的特殊政策
党如庚说,这两份契约,包含了合同的几乎所有的形式要件,而且言简意赅,是研究河南大灾荒非常珍贵的资料。
党如庚说,与卖地契约相比,卖人契约更为珍贵,因为契约中“现今上方有令”的一段表述非常罕见!
他说,从这段表述可以看出,国民党政府在当时出台了一项规定:从民国三十年八月七日至民国三十二年三月四日,所有典当买卖的房屋、人口、土地,卖方可以原价赎回。
据推测,这是特殊时期出台特殊政策,是国民党政府应对灾情不得已采取的举措。
想让冯小刚看看契约
与党如庚共同收藏的林炎乐说,卖人契约是从老城新街一住户手中得到的,而卖地契约则是无意中从朋友处获得。
党如庚说,这些契约在收藏界被称为“旧纸”,12年来,他和林炎乐收藏的“旧纸”已有近千份,除了契约,各时期的证件、文件等也有不少。
林炎乐说,这些契约是河南大灾荒最直接的证据,是洛阳人所经历的苦难最宝贵的见证,“冯小刚要是来洛阳也让他看看”!
精心准备的《一九四二》篆刻创作者想转交给冯小刚
□记者 徐翔
电影《一九四二》和本报《一九四二·河南洛阳》特刊感动了许多洛阳人。我市篆刻爱好者雷雷看了特刊后,萌生了创作《一九四二》篆刻作品送给导演冯小刚的念头,以表达一名普通洛阳人对他的敬意。
创作《一九四二》篆刻,准备送给冯小刚
在市住建委工作的雷雷是晚报的一名忠实读者,看完《一九四二·河南洛阳》特刊后,他被那段中国近代史上的大饥荒深深震撼,为河南人的顽强精神而感动,最令他钦佩的是,冯小刚和刘震云合作,历时十几年将这段历史拍成电影《一九四二》,展现在观众面前。
近日,雷雷给在北京一家文化传媒公司任策划总监的表弟郭志凯打电话闲聊时,特意提到了此事。没想到,郭志凯说,他认识《一九四二》的导演冯小刚。
这句话,让雷雷眼前一亮。“我很喜欢冯小刚的电影,想托表弟转送给他一幅和电影《一九四二》有关的篆刻作品,以表达我的敬意。”雷雷说。
原来,一年前,雷雷迷上了篆刻艺术,并跟高氏篆刻传人、中华篆刻学研究会创始人高翔学习篆刻技法。其间,他创作了《文明洛阳》、《廉政文化》等一系列篆刻作品,可以说是小有收获。
说干就干,雷雷精心选择了“灾难题材”、“冯小刚”等十二组印章内容,列入《一九四二》这组篆刻中,并特意找到了高翔夫妇,请他们设计篆刻作品。
篆刻世家与《一九四二》联系密切
昨日,在老城区高翔夫妇家,当我们讲起“1942年”、“大饥荒”、“陕西”等内容时,并未看过《一九四二》的高翔说:“我和妻子两家人的长辈都亲身经历过那个年代,父亲高尔夫当年还参与救济河南灾民。”高翔的妻子,今年60岁的王锦绣,他们全家当年就是从洛阳逃荒到了陕西三原县的。
高翔夫妇没想到,雷雷的《一九四二》这组篆刻与其有着密切的联系。思考片刻后,王锦绣介绍了他们的创作构思。
为了表达对冯小刚导演的钦佩之情,要把“冯小刚”三个字刻得厚重一点。
“民国三十一年”刻成粗白文,表示那一年生的希望很渺茫。
“灾难题材”周围刻成破残形状,预示灾难重重。
“表弟9日到洛阳,到时我把东西交给他。”采访行将结束时雷雷说,这几天他们会抓紧篆刻印章,尽快将成品拿出来。
|
何水讲述当年的经历。 |
这个大饥荒亲历者的故事和《一九四二》中的相似
□记者 赵夏楠 实习生 郑委 文/图
近日,电影《一九四二》和本报特刊《一九四二·河南洛阳》引发强烈社会反响,短短几天,不断有市民拨打本报热线电话66778866,表达自己对那段历史的感受,其中家住高新区滨河新村小区、今年80岁的何水老先生的故事,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真实经历与《一九四二》中的内容相似
昨日,记者在何水的家中见到了这位略显沧桑,但精神头儿十足的老人。
何水表示,他的名字有一个“水”字,就是因为河南一直较干旱,父母给他取此名,希望有个好兆头。
虽然何水还没有看电影《一九四二》,但看过电影的人对比一下,就会发现,他的经历与其中的内容有许多相似之处。
何水原籍新乡市封丘县,后来由于家里贫困,一家人在郑州谋生。1942年秋天,河南大旱,年仅10岁的何水跟随父母,走了8天8夜,从郑州来到洛阳。
何水回忆说,起初,他们一家还能吃些路边的树叶、树皮充饥,但后来树叶几乎没有了,早已被其他逃荒的人吃光。之后,何水经常看到路上逃荒的人,走着走着就倒下不动了,死去的灾民,个个骨瘦如柴。
一觉醒来,父亲离世
到洛阳后,由于晚上无处栖身,何水与父母就在当时的洛阳火车站附近,找个能避寒风的地方,随便应付。
白天,何水和家人出去要饭。“当时家家都没有粮食,有时要了一整天的饭,什么也没要到。”何水说,那段时间,他根本就没吃过热的食物,为活命经常和母亲在田地里挖草根、垃圾堆里捡东西……
记得进入寒冬的一天早上,母亲发现父亲在睡梦中断了气。“现在回想起来,父亲可能是被冻死或饿死的。”何水说。
为了活下去,母亲忍痛卖孩子
父亲去世后,何水母子二人相依为命。何水说,最让他难忘的是1942年的大年三十。当天晚上,家家户户都关着门,母子二人一天都没有吃到东西,在寒风中,敲了好久的门后,终于有一位老太太给了两人一小碗白水煮萝卜,拿着这一小碗食物,何水和母亲两人都舍不得吃,在互相推让中,抱头痛哭。
1943年清明节前后,何水的母亲见儿子长期忍饥挨饿,实在无法生存,便决定将何水卖掉。
“母亲当时哭着跟我说,实在不想把我卖掉,但如果不这样,我就要被饿死了,卖给有粮食的人家,兴许还能活命。”何水眼含热泪说,母亲在他身后插了一根稻草,在洛阳火车站前,一直到当天傍晚,一个中年人把他买走,带到了渑池县,后又转手卖给了当地一户姓张的人家。
年轻人要珍惜现在的好日子
1976年,何水从部队转业,又回到了洛阳。与母亲分开后,何水再也没见过母亲,只是偶尔从同乡那里听到,有人曾经在郑州见过母亲,但消息是否可靠,不得而知。
“现在日子好了,但回想起那段苦难的历史,心里还是久久不能平静,希望年轻人能够珍惜现在的好日子。”何水感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