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都会犯错,都有受家长惩罚的时候,如何使孩子在惩罚中进步、提高,不致因惩罚而使孩子心头积聚孤僻和不满情绪,其中很有些技巧。国外的《父亲手册》提到了惩罚孩子的七条原则。
一是犯错就要处罚。如果孩子生气时把玻璃打碎,虽非故意,但家长也要惩罚孩子。他虽然没有考虑到自己行为的后果,但他仍要负赔偿之责。
二是要把家长的要求对孩子讲清楚。假如你要求孩子做完家庭作业才能看电视,就要对孩子讲得清清楚楚,让他记在心上。如果你发现孩子不做功课而先看电视,就罚他几天之内不准看电视。总之,家长要先作出要求。
三是在惩罚之前,先对孩子警告。一两次警告就要让孩子引以为戒,他必须改正自己的行为,否则就会受到惩罚。
四是惩罚的开始与结束要明确。不要让家中一整天都充满了怨愤气息,惩罚完毕,一切便算过去了。
五是犯错误之后,立即惩罚。有些妈妈常对孩子说的“爸爸回家后就有你瞧的了”那句话,并不适合实际情形。因为小孩子没什么时间观念,等到他被惩罚时,他早忘了惩罚的原因了,所以孩子犯了错要立刻惩罚。
六是在惩罚前,一定要向孩子解释清楚惩罚的原因,否则孩子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受罚。
七是要言出必行。假如你警告过孩子当他犯某一种过错时要惩罚他,那么在他犯错后,你就一定要履行自己的诺言。否则你以后便难以下达命令,你的惩罚也就失去了作用。
■延伸阅读
儿童行为习惯教育时机
就餐时。就餐时,从小要教育孩子珍惜粮食,使他(她)明白饭菜来之不易。让孩子在餐桌上学会礼貌和谦让。
交际时。应利用家庭交际的机会,培养孩子文明、礼貌、热情、大方的交际素质。
家务劳动时。培养孩子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可从他(她)三四岁时教其做诸如洗手帕、铺床、叠被、扫地等家务,然后随年龄增长而“加码”。
有成绩或过错时。孩子有了成绩,在鼓励的同时要让其看到不足,从而激励其更进一步;有过错时,应帮其找出原因,分析危害,并“约法三章”,使孩子养成知错即改的好习惯。 (忻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