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继续介绍民国时期洛阳服务业的发展情况。
1926年5月1日,国民政府任命冯玉祥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总司令,5月8日,冯玉祥亲自率领20万北伐军进攻洛阳。北伐军与奉军洛阳之战后,国民政府问鼎中原,冯玉祥在洛阳励精图治、推行新政。他通令陕甘豫等省各县,严令取缔私塾,开办新式学校,招收品学兼优的青年予以短期训练,并灌输新的知识。
冯玉祥率部进驻洛阳后还大改街名,根据所在地的故有名胜、知名人士、历史事件、庙宇、吉言嘉语、地理位置、街巷特征等命名。以十字街为中心,店铺鳞次栉比,小巷里弄、深宅大院幽静秀美,古寺、道观、祠堂、石坊近百处点缀街巷,古朴典雅。
民国时期,洛阳县城居民有5万~7万人,工厂很少,居民收入微薄;洛阳城中西大街、北大街开了不少饭店,专门为城中百姓和一般小商人服务。1935年春,顺城街人王子良在西大街开办四海春饭庄,闻名洛阳城。其凉拌牛肉、凉拌红烧肉、凉拌肚丝、凉拌鸡丝是洛阳一绝,其“银汤”更是诱人,博得赞誉。如今闻名的“真不同”,在当时还是一个小饭铺。
洛阳人有喝汤的习惯,汤的种类很多。当时,城里百姓早早出门找营生,都会顺便拿点儿杂面干馍;农民天刚亮就进城买东西,送粮食、蔬菜,卖烧柴、卖女红(手工艺品),进城拉尿、担碱土,大多也都带点杂面馍。他们到城里饭铺要碗热白汤泡馍吃,这就是泡馍的来历。这样,饭铺发现了商机,开始面向穷苦百姓经营起“牛肉汤泡馍”,汤的味道好,花钱少,吃得饱,很受穷苦百姓欢迎。
洛阳牛肉汤始于洛阳东关回民,慢慢又有了驴肉汤、羊肉汤、羊杂汤等。洛阳东关大石桥马名顺(即“麻子顺”)和马长发家的牛肉汤,因用全牛下锅,汤肥肉瘦,原汁原味,吃客还可以挑选牛肉,每天都门庭若市;马长士家的小碗汤、吴家街商老根家的全牛汤铺也十分红火;正华门闫明全家的羊肉汤,汤稠、量足、无膻味,顾客盈门。
早上城中经营豆腐汤的有几十家,主要面对城中做小生意、做伙计和进城的农民,也有市民用罐盛汤回家加水全家吃喝,当时每碗只需5分钱。
老集于廷选家、东大街正华门王才家的豆腐汤最有名气。王才家店堂面积30多平方,外筑两个大炉子,一个煮汤,一个煮豆腐,另打油旋馍和炸麻汤(鞋底样油饼),鲜美的豆腐香味使得满街飘香。百姓家的中午饭一般是杂面条,如面条饭、面叶饭、糊涂面条、浆面条、水米清、调浆饭等,难得吃顿捞面条。晚饭俗称“喝汤”,如面条汤、面叶汤、红薯黄面汤、菜糊涂汤、小米杂豆汤等;商人还为劳作一天的人开发了丸子汤、不翻汤,酸辣清淡、健脾开胃,能解除人们一天的劳累,余味悠长,是洛阳本地人吃夜宵的首选。老城吉氏胡同孙家、南关刘彦家、民主街李明仁家的汤都比较有名。“不翻汤”是挑着挑子卖的,一头锅一头碗,常在南关和十字街经营。
百姓家红白喜事接待客人都是在自家做水席。
水席的传统规格有“四碗四”,即四热四凉;“八碗四”,即四个凉菜,八个热菜;“二八席”,即八个凉菜,八个热菜;“二十四整桌”,即八个凉菜,十六热菜。一斤大肉可做一桌水席,每碗菜上面放一点肉,下面是白菜、豆腐或是萝卜、粉条。因此,那时候洛阳民间有“水席上不了桌”之说,就是说水席登不了大雅之堂——因为穷人家做菜用肉少,用菜或汤多。
(摘自《洛阳这百年》 紫城 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