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广欣手绘的唐朝时期疆域图(局部) |
|
核心提示
“民间自有高手”,此言不虚。“手绘地图”是当下的“热词”,爱好者不少。伊川县有这样一位牛人,10年前开始痴迷手绘地图,如今,依据一定的比例尺,他能随手绘出从夏朝到现在的中国历代疆域图。他手绘的地图上,有详细的行政区划、城市布局,还标注着各个朝代的经济、军事、外交、人口等知识。作为一种新形式的民间档案,他的手绘作品还被市档案馆收藏。
客厅里挂着他自己绘制的地图
旧时人们夸苏州园林的设计者是“胸中有丘壑”,43岁的李广欣则算得上是“胸中有天下”了。
李广欣家在伊川县城,虽是十几年前的旧房子,走进他家的客厅,仍让人眼前一亮——一幅两米见方的清朝时期疆域图,几乎占了客厅的一面墙。
凑近仔细看这幅经过精心装裱的地图,上面的国界、省界、地区界,分别用红、黄、蓝三种颜色画就,当时的行政区划、政治格局一目了然。地图下方的空白处,密密麻麻地挤着手写的文字:“清朝(1616年至1911年),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历12帝……”详细介绍了清代的兴衰历程,迁都、外交、人口等方面的情况面面俱到。
“这幅地图是根据古籍《嘉庆重修一统志》一书里的记载绘制的,地图上的地理方位、地名、河流名等,都真实反映了清嘉庆二十五年,也就是1820年时的情况。”李广欣指着地图说。
你肯定猜到了,这幅地图是李广欣自己画的。
10年,他完成手绘历代疆域图的“壮举”
这幅挂在客厅里的手绘地图,只是李广欣诸多“得意之作”中的一幅,他的书柜上、床底下,还藏着许多。将这些手绘地图一一展开,按序排列,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直至新中国,我国历代疆域的变迁,仿佛一道历史长廊,得到了完整展现。
这厚厚一沓手绘地图,是李广欣从2003年至今完成的一项“壮举”:中国五千年文明史,所有大小朝代在这儿凑齐了!
李广欣说,这些地图多是按照1:45千米的比例尺绘就的,纸张大小均约为2平方米,每幅地图的空白处都写有各自朝代的概况。
国界、河流、山脉、岛屿、城市……每一幅都密密麻麻地画满各种符号。李广欣说,地图上信息虽多,但都是严格依照史料记载添加的,每一处都经得起考证。
他笑称,因为对相关史料太熟悉,现在,闭着眼都能在心里把这些地图画出来。
啃了十几年历史书,抄了满满7本笔记
李广欣有7本墨绿色封皮的旧笔记本,几次搬家都没舍得扔,他说要把这些笔记本当成“传家宝”一直传下去。
这些“金贵”的笔记本里,到底写着啥?
2002年,李广欣从部队转业的时候,行李里就放着这7个笔记本。“当兵16个年头,这可是我积累下来的最大财富。”他说。
1986年,李广欣参军到了山西太原。他虽然进了军营,但从幼时开始的一个爱好一直没有丢:喜欢看历史书。
在部队,一到放假,其他战士会相约逛街、看电影,李广欣却总是一头扎进当地最大的新华书店,一待就是一天。
有一天,书店的工作人员过来问这个倚着书柜、全神贯注看书的年轻人,站着累不累。后来,书店里增设了些桌椅,常常来“蹭书”看的李广欣有了坐的地儿。
李广欣就从那时开始记笔记。《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隋书》《旧唐书》《新唐书》《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清史稿》……中国历代史书里,凡是精华的内容,都被他摘抄了下来。
书店里能看到的历史书读完了,7个厚厚的笔记本也写满了。退伍后的李广欣,成了伊川县质量技术监督局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
工作之余,李广欣开始尝试手绘地图,这7个笔记本就成了他的“信息库”。家里桌子太小,每天下班回家,他就把纸铺在地上,趴在地上画。
要把地图画标准,不是一件容易事。先要按照比例尺确定版图上东南西北的范围,再用铅笔慢慢勾描,几经修改,最后再用彩笔定稿。
李广欣说,一幅地图,画上十天半月是常事,有些版图辽阔或割据混乱的朝代的疆域图,要花上个把月的时间才能完成,真是“费脑又费眼”。
他的手绘地图成了民间档案
除了画历代的疆域图,李广欣还查阅了大量历史书籍,先后完成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图、抗日战争反攻图、中国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图等地图的手绘工作。
十年如一日地痴迷手绘地图的李广欣在当地出名了。这几年,他的手绘地图频频在伊川当地的学校和一些单位展出。现在,李广欣已是多所中小学的义务讲解员。
对着自己手绘的地图,给孩子们讲祖国五千年文明的发展、讲长征精神、讲爱国主义,成了李广欣最大的乐趣。
2006年10月,李广欣把一幅手绘的红军长征路线图捐赠给了市档案馆。这幅手绘地图作为一种新形式的民间档案,被市档案馆收藏。
将自己的情思放在地图上尽情驰骋,是什么滋味?
李广欣说,在画汉、唐等盛世的疆域图时,心中自然而然会升腾起一种民族自豪感。而画五代十国这样的混乱朝代的疆域图时,心中总充满着遗憾和沮丧。历史证明,国家统一,民族才能昌盛富强,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国家分裂,人民遭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