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C07版:独家连载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15 抵制吐蕃,整顿岐州军政(下)
47 “当代圣人”康有为与洛阳(4)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2012 年 12 月 28 日 星期    【打印】  
真实再现洛阳近百年历史
47 “当代圣人”康有为与洛阳(4)
    本期继续介绍“当代圣人”康有为与洛阳的不解之缘。

    四、康有为的嵩县之行

    康有为在洛阳受到吴佩孚的热情接待,但两人谈不到一起。于是,吴佩孚让镇嵩军首领刘镇华安排康有为到嵩县转转。

    刘镇华回到镇嵩军驻洛办事处,招来嵩县绅士李遇春,说:“想必你对二程理学有所了解,请你陪同康老夫子前往,如何?”李遇春一看能结识康有为,自然很高兴,便应承了下来。

    次日一大早,李遇春便乘坐由吴大帅派来的小汽车,陪同康有为上路。过龙门后,他们改乘马车。康有为一边欣赏风景,一边问李遇春问题,还处处引经据典,抒发圣人情怀。

    马车沿着伊河边而行,康有为被两岸风光吸引,指着河水问:“这条河叫什么名字?”李遇春答:“这就是伊河。”康有为眯起眼回忆道:“这就是郦道元《水经注》中记载的伊河?它可是同洛河一样古老啊,是我国古代文明的源头!”

    李遇春说:“我家在嵩县纸房,伊河从村边流过,传说伊尹就出生在村旁的沙沟一带。”康有为又眯起眼说:“伊尹生于空桑,以伊水为姓,伊水,伊尹,伊尹,伊水,相得益彰!”

    马车到鸣皋镇(时属嵩县,今属伊川),康有为问李遇春:“鸣皋何以得名?”李遇春答:“《诗经·小雅》中有‘鹤鸣九皋’一句,九皋山因之得名,鸣皋镇也因此得名。”康有为望着九皋山背诵道:“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在鸣皋镇吃过午饭,他们又去看伊川书院。进了书院门,来到讲堂前,康有为深深地鞠了一躬,又围着那棵据说是程颐亲手植下的柏树转了一圈。李遇春介绍:“程颐晚年一边在此讲学,一边修改他的《伊川易传》,他的理学思想是在这里最后形成的。”

    康有为说:“二程是中国理学的奠基者,嵩县这方山水有幸,嵩县这方天空有幸!二程在这里讲学与思考,这里的山水草木都被他睿智的目光探寻过,被赋予了哲学意义,真是斯文幸事,斯文幸事!”

    停了一会儿,他又问李遇春:“是何缘故把二程书院建在这里?”李遇春说:“程颐本来住在洛阳,欲在龙门建一处书院,就给当时在洛阳的大臣文彦博写了一封信,文彦博在鸣皋有一座现成的庄园,就把书院由龙门改在这里了。”康有为听后连声说:“嵩县人要好好感谢文彦博,不是他,嵩县就没有这一人文胜景喽!”李遇春点头称是。

    二人正说话间,嵩县知县来拜见。康有为眯起眼望了一下知县,说:“二程故里在何地?”知县连忙说:“不远不远,鸣皋以南十几里地就是。”说罢便要扶康有为上轿。康不悦,说:“吾辈去见圣人,岂可以人代畜?”知县碰了钉子,不知所措,站在一边,李遇春便扶着康有为上了马车。

    在马车上,康有为向李遇春讲了程颐不坐轿的典故。李遇春心想:康有为是把他自己当程颐了。

    康有为进入二程故里棂星门,先行一拜。他仔细端详棂星门上挂的“伊洛渊源”匾额,对李遇春说:“这几个字确是康熙手迹,是无价之宝啊!”

    他随后来到道学堂,对着程颢、程颐的挂像膜拜,说:“大程慈眉善目,体现了‘视民如伤’的情怀;小程一脸庄重,体现了烈日秋霜,师道尊严,师道尊严哪!”

    这时夕阳西下,康有为仍舍不得离开,站在那儿背诵朱熹的诗,并问知县:“你可知朱熹诗的含意?朱熹与二程有什么渊源?”见知县无言,他指着已显破败的宅院说:“要保护好这一历史文化遗产,否则愧对前人!”说罢,他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二程故里……

    (摘自《洛阳这百年》 紫城 著)

3上一篇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洛阳社区热帖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

≡ 河洛文苑 ≡

≡ 馋猫大本营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