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承包200多亩连片土地,搭建350个标准化钢架大棚,种满蔬菜、小西瓜——这是今年4月以来黄小龙忙活的成果。他期待着明年春节后小西瓜直接进入香港超市。
跳出父辈的模式
黄小龙所在的广西象州被誉为“桂中粮仓”,农业资源丰富。然而,传统耕作模式并未让当地农民真正富起来。28岁的黄小龙没有走父辈的农业老路。2011年5月,黄小龙注册成立象州县绿丰园农产品种植流通专业合作社,他担任理事长。在靠近县城的石贵村,他承包了200余亩平整的连片土地,种上“礼品小西瓜”。
近日记者走进黄小龙的大棚时,他正在侍弄瓜苗,用于生态杀虫的黄板、补光灯、地膜、嫩绿的新芽……大棚里一派现代农业气息。
黄小龙2003年高中毕业后没有考上大学,跟着家人做起了农资生意。“农药、有机肥,这些我都熟得很。”他说,自己从2005年开始种西瓜,那时都是露天种植,风险很大,自己曾“交过不少学费”。
瞄准“礼品小西瓜”
200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黄小龙接触到“礼品小西瓜”。经过两年的打拼,他摸索出了经验,种植的小西瓜专售港澳地区,市场大好。“我是紧盯市场,不跟风。”黄小龙说,那两年他迅速积累了200余万资金。
其间,黄小龙还通过自学成了植保专家。如今他聘请了几个专业技术人员,手把手教他们大棚种植技术,合作社也逐渐吸引了不少周边农户。
看着整齐的350个大棚,黄小龙像看着自己的孩子一样。“前两年种西瓜的收入、银行贷款100多万元、抵押房子的钱,全投到这些大棚里了。”他说,自己信心满满。
“大棚种植成本高,但降低了很大风险,加上不愁市场,预计明年年底就能回本。”黄小龙告诉记者,去年一场台风导致的连续降雨让当地农民损失几十万元,有了大棚之后这些损失完全可以避免。
收入倍增,或始于“西瓜梦”
走在石贵村田野间,黄小龙的大棚特别显眼,周边都是农户露天种植的蔬果等,这正是黄小龙的“心病”所在。他说,收回成本后他的目标是在象州县建立一个农产品集散中心,请农民观摩他的大棚基地,带着当地农户一起搞大棚经营,提高土地效益,助农户增收。
“初期我可以帮农民建大棚,免费提供农药、化肥、技术等一条龙服务,统一收购农民的产品组织销往外地,农民有利润后再扣除前期成本。”黄小龙谋划着,他认为集约化经营才能提升产品品质,卖出好价钱,提高农民所得。
采访当日,中国农业银行象州县支行负责人也来到现场,对黄小龙的规划表示认可。黄小龙说,他的“西瓜梦”还需政府扶持和行业支持,希望通过贷款筹措帮助农民建大棚的资金。
冬日里切开一个小西瓜,味道特别甜。在石贵村,农民收入倍增,或许将始于这一个个小西瓜,始于这名80后青年坚守的“西瓜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