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加一”攻坚战:即项目建设、经济转型、机制转换、城建提升、民生改善、环境创优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攻坚战,是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毛万春在2011年3月16日全市学先进、找差距、六场攻坚战再给力动员大会上提出的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七大战略举措。
智慧洛阳:智慧城市是集聚人的智慧,赋予物以智能,两者互存互动、互促互补,核心是充分运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信息和知识资源,以实现经济社会活动最优化的城市发展新模式。智慧洛阳的建设可以平衡我市社会、商业和环境需求,优化可用资源,使城市管理、教育、医疗、公用事业和公众安全等城市组成的关键基础设施组件和服务更加互联、高效、智能。
“四环一快一滨河”工程:为进一步提升城市道路通行能力,市委、市政府决定建设四条城市环城道路(即东环路、西环路、南环路、北环路)、九都快速路和滨河路工程,简称为“四环一快一滨河”工程。
“两河一渠”治理:市委、市政府为加快生态城市建设而实施的涧河、瀍河和中州渠治理工程。
三篇文章:即结构调整、土地流转、生态旅游。通过“三篇文章”一起做,力求破解“三农”发展的难题,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最大化。
全民健康信息保障工程:即通过建立市级数据中心和信息交互平台,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全民健康信息和医疗卫生服务信息网络系统。工程建成后,我市群众足不出户便可择医挂号,实现医疗信息安全共享、同级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等,有助于减少群众就医费用、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社区网格化管理:为加强社区服务管理,按照1000户3000人的标准,将全市251个社区划分为900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一名网格协勤、一名社工,分别负责治安、民生等方面的群众诉求。通过实行网格化管理,实现了社区管理的责任化、精细化,形成了“上面千条线、编入一张网”的工作格局。
一中心三板块五组团四支撑:是2010年11月21日市委九届十六次全会提出的“十二五”时期洛阳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一中心”是指按照中心城市带动的理念,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区。“三板块”是指洛北城区板块、洛阳新区板块、偃师城区向西与中心城区对接板块。“五组团”是指按照“三个集中、六个一体”的思路,加快中心城市区与周边紧邻的吉利区、新安县、孟津县、宜阳县、伊川县融合发展、抱团发展、向心发展,构建大洛阳半小时经济圈。“四支撑”是指充分发挥汝阳县、嵩县、栾川县、洛宁县的潜在优势、后发优势,形成对洛阳市发展的强力支撑。
四河七渠:即伊河、洛河、瀍河、涧河,秦岭防洪渠、中州渠、邙山渠、铁路防洪渠、新区排涝西干渠、定鼎门街排涝渠、伊滨区伊东渠。
“三公”经费:即政府部门的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