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中现存多部老相机,其中一部青岛牌120双镜头相机(下图)最有故事。它不仅激起了我学习摄影的兴趣,而且见证了我的戍边岁月。
1980年10月,我到美丽富饶的西双版纳服役。部队就驻扎在茶马古道的起点易武镇。对于刚来到部队的新兵来说,最大的愿望就是想尽快照一张全副武装的军人标准照。可边疆终究是边疆,当地竟没有一家照相馆,老百姓如果想照相,至少要到百公里外。
1981年元旦,新兵集训完毕后,我被分到距中老(挝)边境附近的前哨连。当时连队有一部旧海鸥120照相机,使用起来时好时坏。那时我就想,能有一部属于自己的相机该多好啊!春节前夕,连长带我们这些新兵第一次巡逻,在中老边境11号界碑前给每人照了一张相,大家激动不已,照片洗出来后就迫不及待地寄回家。从此,我更坚定了要拥有一部相机的念头。
1984年3月,我终于迎来了回洛探亲的机会。即将归队时,母亲问我想带点儿啥,我说想带一部照相机,想用镜头留住西双版纳的美好记忆。但当时家中并不宽裕,我只是想想而已。可怜天下父母心,母亲不想让我带着遗憾回到部队,便取出了积蓄,买了一部青岛牌120双镜头相机,花了120元,几乎相当于她半年的工资收入。当我拿到相机时,眼泪不禁夺眶而出。
值得骄傲的是,我用这部相机照了一张绝版照片,保存至今,并成了馈赠战友的绝佳礼品。
1985年10月,我退伍前夕,爬上部队营地的后山,照了一张连队营区全景,回到洛阳才冲洗出来。去年牡丹文化节期间,近30年未见面的战友来洛阳相聚。我特意请人将这张照片印在瓷盘上,题上“透过照片忆版纳”送给大家。战友们高兴地说:“想不到,想不到。过了30年还能看到连队当年的样子。”
我又将此照片附上说明,投到《洛阳晚报》的《影像岁月》栏目,不久就见报了,编辑还特意制作了套红标题《记忆中的西双版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