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C03版:经典洛阳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万安山:犹待雪霁见石林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13 年 1 月 10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名山文化 12
万安山:犹待雪霁见石林
□记者 张广英 文/图
偃师与伊川交界处的万安山
白龙王庙
    洛阳四面环山,自古有“山河拱戴,形势甲于天下”之称。更难得的是,在数千年的历史积淀中,许多名山形成了自己鲜明的个性,被打上了独特的文化印记,这种现象十分有趣。为此,本栏目特推出“洛阳名山文化”系列,与您一起到部分名山“探幽览胜”,来一次纸上的“冬日之旅”。

    提起万安山,很多洛阳人都不陌生:它是嵩山余脉,地处偃师、伊川交界,如一道天然屏障从东南方向守护着洛阳城。此山又名玉泉山、大石山、石林山,雄奇险峻,“石林雪霁”是旧时洛阳一景。

    不过,这座名山的历史却有些扑朔迷离。市文史专家郑贞富说,有史料记载,公元704年,81岁的女皇武则天“造兴泰宫于寿安县之万安山”,并在那里住了三个多月。寿安县在今宜阳县境内,由此可见,当时的万安山在今天的洛阳城西南,而非洛阳城东南。

    这就奇了!难道万安山会“分身术”?或者,两山的历史合在一起,才是它的“前世今生”?

    武则天与万安山

    有时候,历史走得远了,脚印就会模糊,后人看不分明。可万安山就矗立在那儿,千百年来身形未变,它“一分为二”,仿佛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变了一个魔术。

    和大石山、石林山、玉泉山等较为原始的名字相比,万安山这个名字能让人想起“万圣金安”,极富宫廷意味。唐史又记载了它与武则天的渊源,难怪有人推测,此名是一代女皇所赐。

    《旧唐书》中的记载是这样的,公元704年正月,“则天令废三阳宫,造兴泰宫于寿安县之万安山”。别看字数少,这里的信息量却很大:武则天先废三阳宫,再造兴泰宫,新行宫的地址在今宜阳县万安山。

    之所以如此,大概是因为武则天早就看上了这里。史书记载,公元697年七月,70多岁的武则天曾巡幸万安山玉泉寺,不顾山势陡峭小径曲折,“欲乘腰舆登山”。还是大臣王方庆极力劝阻,她才没有冒险。

    然而,女皇对万安山念念不忘。几年后,她提出要在这里修行宫,又遭到大臣反对,如左拾遗卢藏用曾上书,长篇大论地劝女皇不要劳民伤财。这次女皇没有妥协,她说:“把嵩山三阳宫拆了,木料拉来建兴泰宫,这样行了吧?”

    三阳宫在登封,规模很大,“御苑东西二十里”,建于公元700年。武则天曾住在那里,“自夏涉秋,不时还都”,这可苦了大臣们,想汇报个事情都不方便,这也是女皇决定拆掉它的一个原因。

    武三思负责这个工程,“功费甚广,百姓苦之”。当年四月,兴泰宫建成,81岁的武则天高兴地住了进去,直到7月才返回洛阳。这段时间,她专宠张昌宗、张易之兄弟,并任佞臣杨再思为内史(相当于宰相)。次年正月,武则天退位,不久在上阳宫去世,兴泰宫也寥落下来,公元708年被废。唐玄宗在位时,常往来于长安与洛阳两地,便把这里当成了驻跸、游猎之所,如公元722年十月他“幸寿安之故兴泰宫”。

    市文史专家郑贞富说,直到今天,位于宜阳县的万安山上仍保留着兴泰宫遗址。此行宫依山而建,中有水池,泉水汩汩,千年依旧。

    石林山与万安山

    如今,人们通常所说的万安山,就是偃师与伊川交界处的石林山。此山地处洛阳城东南,巍峨壮观,最高峰海拔937米,历史上又叫大石山、大石岭、南山、玉泉山等。因冰雪难化风光宜人,“石林雪霁”还是“洛阳八小景”之一。

    这些因自然风光而取的名字,历代都有记载。如汉灵帝中平六年(公元183年)八月,河南隐士通明在此山堂立大石岭碑,大石岭即《开山图》所谓大石山。明代曹学佺在《名胜志》中说:“玉泉山在洛阳东南三十里,上有泉,水如碧玉色。泉上有白龙祠,祈祷甚应。”可见玉泉山是因泉水而得名。

    那么,此山怎么又称万安山?在杨守敬与其门人熊会贞合著的《水经注疏·卷十五》中,我发现了端倪。

    杨守敬是清末民初著名历史地理学家,治学严谨,此书为他和熊会贞历时数十年著成,很有价值。书中关于石林山的多个名称,他提到,“石林,大石山也,一名万安山,在河南郡境”一句出自章怀太子李贤笔下。李贤是武则天次子,文史功底深厚,曾被立为太子,很受大臣拥戴,可惜30岁左右被流放赐死。他曾召集一批学者为范晔的《后汉书》作注,而以上这一句,就是他在注释《后汉书·马融传》时,对《广成颂》中“金山石林”中的“石林”进行的解释。

    那么,问题又来了。李贤卒于公元684年,他认为石林山“一名万安山”,可见在此之前,石林山就有了万安山这个名字。而公元697年,武则天“尝幸万安山玉泉寺”,公元704年又“造兴泰宫于寿安县之万安山”……他们母子眼中的万安山究竟是不是一回事,还真不好说。有人会想,会不会是武则天喜欢万安山这个名字,又拿它来命名了另一座山?一切皆有可能,但这只是推测。

    司马光与万安山

    北宋时,司马光谪居洛阳,住在“独乐园”,距石林山不远。在《资治通鉴》中,他有这样的记载:“……毁三阳宫,以其材作兴泰宫于万安山。”而宋元史学家胡三省在此批注:“万安山在洛州寿安县西南四十里。”

    我觉得,他们眼中的万安山,不一定是同一座山。

    前几天,我专程去了偃师与伊川交界处的石林山,也就是今天大多数人所说的万安山。从洛阳新区出发向东,到伊滨区李村镇政府后向东走200米再向南拐,约行5公里即可到达。在山下的南宋沟村和苇园村问路时,村民们说:“万安山很有名,一到农历三月三、六月十二和九月九,山上都有庙会,热闹着呢!”

    从北边上山,有一条新开的土石路,我步行上去,一会儿就微微出汗了。眼前山石如林,到处可见残雪,令人不由感慨:“石林雪霁”名不虚传!

    山腰有一片开阔平坦的台地,建有几间房子,这就是白龙祠即白龙王庙。破败的庙宇附近尚存几通清代古碑,字迹依稀可辨。而不远处的玉泉寺旧址却荒草没膝,只有一通残碑躺在其中,上面什么字也看不到了。

    偃师人李武臣对这里很熟悉,他说白龙王庙里还有一块精美的木匾。我从后门绕进龙王殿,果然看见神像后上方有块匾额,上书“甘雨谷我”四个字。

    近年来,就在玉泉寺附近,当地人发现了内容为“司马光君实、王尚恭安之、闵交如仲孚同至此处,元丰元年八月癸丑”的摩崖石刻,经鉴定为司马光遗迹。而在《温公续诗话》中,他又写道:“欧阳公云,《九僧诗集》已亡。元丰元年秋,余游万安山玉泉寺,于进士闵交如舍得之。”两相印证,看来司马光也认为这就是万安山,但与《资治通鉴》中所写的是否一致,就不一定了。

    天色将晚,我按李武臣的指点,从东边小路下山。山南麓的范仲淹墓园、山中的大谷关及水泉石窟,此前我都去过了,感觉无论如何,洛阳城东南和西南的这两座山,都是拥有厚重历史的万安山。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洛阳社区热帖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

≡ 河洛文苑 ≡

≡ 馋猫大本营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