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14版:洛阳·县域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筹建一拖永生骄傲 难忘当年三见伟人
2013洛阳市“百场公益性文化演出”活动启动
在全国小戏小剧大赛上 汝阳农民“圆梦”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3 年 1 月 16 日 星期    【打印】  
▲“54年,72本凡人日记”连载
筹建一拖永生骄傲 难忘当年三见伟人
□记者 邓超 杨凤轩/文 赵朝军/图
没事的时候,石应有就把日记拿出来看看
    核心提示

    1959年6月11日,一整天都阴雨绵绵。夜很静。晚上8点多,石应有拧开书桌上的台灯,翻开黑皮的笔记本,用钢笔在第一页写下这段话:“今天我又开始记日记了。重要的是以后能不能坚持下去呢?我的回答是:能!”这是石应有72本日记本里的第一篇。彼时的他还是个22岁的小伙,在尚未正式投产的中国第一拖拉机厂当车间调度员。

    ■开栏语

    人生远比戏剧精彩。列位看官,今天我们要讲的不是才子佳人,也不是英雄明星,而是一位居住在偃师乡间的普通老人石应有。老人今年76岁,从1959年起,他将每天的所见所感随手而记,如今已坚持54年之久。在他写完的72本日记本里,有一个普通人跌宕起伏的一生,有时代舞台的风云变幻,也许还有与您相同的年代记忆。闲言少叙,让我们一起翻开这套凡人日记,来捡拾旧日时光吧。

    1 无心插柳

    若不是当年他在体检时落选,石应有的日记中,可能是另一番际遇了。

    开始记日记时的石应有虽然年龄不大,却已是一拖工人中的“老资格”。他是1954年秋天进厂的,当初除了带着从偃师山化老家拿的被褥,还带着些许失意。

    1954年七八月间,石应有从偃师一中初中毕业,恰逢成都、大连航空学校来洛招生。招生要求条件很高,必须是学习好、身体好、成分好的“三好生”。石应有来了个先斩后奏,报完名之后才跟家人说。

    招生最后一关是体检。之前都很顺利的石应有,因为腿上一块狗咬留下的小疤而落选。奶奶和母亲轮番劝他要想开些,啥事都不能钻进去出不来。

    上航校已无望,考高中又过期了,以后该咋办?

    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不久,石应有接到通知:凡这次考航校未被选上的应届毕业生,全部分配到正在筹建、由苏联“老大哥”援助的中国第一拖拉机厂工作。

    初到一拖,石应有牢骚满腹:同样都是“三好生”,上高中、考大学都没问题,凭啥我得天天坐在这里当个描图工人?为寻求“心理平衡”,他给考上高中的学友回信时,还故意落上单位全名——“中国第一机械工业部汽车工业管理局洛阳第一拖拉机制造厂设计处”。他说:“我们这个厂是中央直属的,是赫赫有名的大企业,你们上高中有什么了不起?”

    随着后来岗位的磨砺,石应有才慢慢意识到,自己的工作,是在为中国农业机械化奋斗,是“天大的荣耀”。

    2 三见伟人

    参与一拖筹建,是石应有人生道路的起点。在一拖工作的8年里,他有幸见到共和国三位伟人的经历,不知羡煞了多少同龄人。

    1954年9月底,作为一拖设计处的绘图员,石应有和同事去北京的第一机械工业部汽车工业管理局出差,任务是带回并翻译苏联专家绘制的基建、机械图纸。在北京期间,他们正好遇上了国庆5周年盛典。他们加入群众游行队伍,载歌载舞地经过天安门广场,看到了毛主席。为了纪念这次难忘之旅,他后来还写了一首五言长诗《毛泽东》。

    1959年10月12日,晴空万里,当时的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来到一拖视察,石应有在日记里清楚地记录了这难忘的一天:

    “今天上午10点钟左右,一架直升机在我厂上空回旋了几圈。下午2点上班时,人们站在路的两旁。一会儿,从厂部里走出的一位身穿灰呢绒衣的人微笑着向我们走过来,频频挥手向大家致意……我太激动啦……”

    这篇日记写于那天深夜,略显凌乱的红色笔迹在整本日记中十分突出。如今透过文字,我们依然能真切感受到当时石应有那抑制不住内心激动而颤抖的笔触。

    1960年4月21日,也是个晴天。因为一位贵宾的到来,下午1点,石应有和其他工人就在车间南边的路两旁集合了。

    石应有在当天日记里写道:下午1点30分左右,一排小轿车开来了,最前边的一辆车过去后,第二辆车上坐着刘少奇主席。他和杨厂长坐的是敞篷车,车在我们前面徐徐开过。刘少奇主席身穿一身深蓝色的衣服,微笑着向大伙挥手致意……

    3 “铁牛”放歌

    “耕地不用牛”,这是中国农民多少年近乎童话的期盼。新中国成立初期,刚刚解放的土地对农业机械的渴望,唤出了建设中国第一个拖拉机生产基地的宏伟蓝图。

    石应有的日记里,真实记录了一拖最初的发展历程:

    “1959年9月29日,晴。今天设计试制处新试制的“红星50”拖拉机试制成功,我处的很多工人,一起开着去给厂长报喜……”

    “1959年12月2日,晴。今天晚上全厂开了广播大会,由冲压车间工人报告了他们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情况。冲压车间在这方面已在全厂挂帅,技术革命之花开遍全车间。苏联专家已把冲压车间工人创新的情况拍成照片,寄回苏联。苏联专家说:过去你们向老大哥学习,现在老大哥向小弟学习了……”

    最早的东方红拖拉机是啥样子?石应有日记里有详细的数据参数:“1959年10月22日,风。今天得到了有关东方红拖拉机几个有趣的数字,摘记于下:我厂共有流水线222条;拖拉机共有零件2237个,拖拉机总重5.4吨;拖拉机每天可工作10小时,可耕地150亩。”

    “同志们,我国人民终于盼来了‘点灯不用油,耕地不用牛’的新时代!”1959年11月1日,在一拖落成典礼上,国务院副总理谭震林振聋发聩的宣言,被石应有原封不动地记录在当天的日记里。

    下章预告:

    热爱文艺、感情丰富的拖厂工人石应有,接二连三遇上幸福的烦恼。面对友情、爱情,青年人石应有会如何抉择?想知道20世纪60年代的“裸婚”是什么样子的吗?我们下回再聊。

下一篇4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洛阳社区热帖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

≡ 河洛文苑 ≡

≡ 馋猫大本营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