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米糕做好了 |
|
街角,红红的炉火上转动着爆米花机,砰的一声巨响,白雾缭绕中香味扑鼻。记忆中的场景总令人想念童年的味道。
在老手艺中怀旧
寒冷的冬日,几经周折,在丽新路上,记者看到了熟悉的一幕:暖暖的火炉旁,一位老人被一群人围住,边聊天边等待爆米花出炉。
“注意了,要放炮喽!”老人话音刚落,砰的一声,白色的爆米花“倾泻而出”,被倒进一个大盆里。旁边的锅里,油和白糖已经熬好。老人把熬好的油和白糖与花生、芝麻、爆米花充分搅拌,倒入方形的木盒,用铲子抹平,切块,香甜的米糕就做好了。
“小时候只要看到爆爆米花的摊儿,就知道要过年了,现在能看到这老手艺挺难的。”40岁左右的杨先生感叹道,小时候只要有人爆爆米花,就会引来成群的孩子围观。虽然那时的爆米花没有现在这么多品种,但那味道胜过世界上所有的美味。
这位老人名叫张再明,今年58岁,是洛宁县东宋乡马村人。20世纪80年代,为了养家,张再明学起了这门手艺。一个火炉、一个爆米花机、一个木制风箱、一个尼龙袋子,他用架子车装起这些家什,开始了走街串巷爆爆米花的生涯。没想到,这一干就是30年。在物质比较匮乏的年代,爆米花是比较奢侈的零食,只有在临近过年时,村民们才肯爆一锅爆米花给孩子们解解馋,因此,张再明的生意很一般。
生活的重压迫使张再明不得不转移“阵地”。1986年秋,张再明告别家人,坐上了开往洛阳的汽车。刚到洛阳,张再明的生意很冷清,半个月只挣了几块钱。他认真分析原因:城里人不种地,哪会有玉米啊?!张再明兴冲冲地回到家,带上一袋玉米回了城——他不但来料加工,还用自己的玉米爆爆米花,生意比之前好了许多。
感受城市的温暖
张再明说,爆爆米花看似简单,其实是个技术活儿,锅的冷热、米的干湿决定着加热时间的长短。干了30年,他已经摸索出了经验:冷锅需要加热10分钟,热锅需要加热7分钟;米干需要加热七八分钟,米湿需要加热10分钟。爆的过程中,还要轻压爆米花机的阀门,放放湿气,为爆米花机减压……他说,拿捏不好这些细节就爆不出好的爆米花。
在洛阳,张再明不但得以养家糊口,还常常感受到来自陌生人的温暖。
最初,张再明在西工区瞿家屯村租了一间民房,付完房租后他身无分文,清水煮面就是一顿饭。邻居老嫂子心疼他,拿来一块肥肉对他说:“小伙子,光吃那怎么行啊?你把肉榨了油,炒菜吃吧!”张再明激动地接过肉,感动得热泪盈眶。之后,老嫂子家里只要改善伙食,就会给他送饭、送菜,还给他找了一些衣服。后来,那位老嫂子搬了家,他们再也没有见过面,但他时常会念起那位老嫂子。
对张再明来说,每天最开心的事是收摊后到家附近的那个小饭店边吃饭边听戏,店主对他像哥们儿一样。有时累了不出摊儿,他会带上老伴儿上洛浦公园、王城公园转转,生活过得格外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