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有人卡着预售期去网购南京到武汉的火车票,车票20秒内就被抢光,只好高价从黄牛手里购得车票,却在开车前一天发现网上突然放出大量余票。据调查,这与铁路部门实行的“席位复用”有关,也与各铁路局之间的利益博弈有关。(1月28日《扬子晚报》、本报今日B05版)
提前20天买不到票,发车前却大量放票,怪哉——既然手握余票,为何偷偷摸摸?
若非媒体调查,公众或许很难知道“席位复用”是个什么东西。
所谓“席位复用”,就是乘客乘坐上海发往武汉的列车,当其购买一张“上海—南京”的车票,售票网络就会自动生成一张“南京—武汉”的车票,这样做可以保证座席利用率,并已长期实行。
问题是,明知这样可能“增产”车票,为何不肯提前吭一声,并将车票投放的具体数量、时间、程序等公开?
不公开、不透明,必然衍生出诸多寻租的问题,不仅难以回答余票为谁所留的疑问,更会带出铁路部门利益博弈的隐秘。如此,也会引起更大的质疑:为何铁路部门年年背负巨亏,却不想着把余票积极卖出?难不成养尊处优惯了?
统计显示,今年春运全国道路运输旅客预计31亿人次,相当于欧洲人口在40天内连续迁移3次。车票作为一种稀缺性公共资源,公开其投放详情是最起码的要求,而不是愿不愿的问题。
唯有如此,才能保证购票公平,才能消除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