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豆雁
(1月2日摄于孟津黄河湿地) | |
□记者
王妍 实习生 朱光明/文 见习记者 杜卿/图
核心提示
近年来,我市境内湿地渐成国内鸟友的青睐地,“冬季到洛阳来看鸟”,成了鸟友间常说的一句邀约语。湿地观鸟走热,能否成为洛阳冬季旅游市场的新机遇?在参考借鉴其他城市经验的同时,我们还需在哪些方面做功课?记者对此进行了多方采访。
|
上海鸟友来洛阳观鸟(1月18日摄于孟津黄河湿地) |
1 上海鸟友组团到洛阳来看鸟
近日,孟津国家级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附近迎来了一群“装备齐全”的客人。他们是来自上海的鸟友,共54人,此次驱车到洛阳,是专门来看鸟的。
在保护区附近的一处河滩上,上海鸟友们借助高倍望远镜、长焦相机等专业设备,饱览了湿地飞禽的风采。静静东流的黄河水面上,一群群野鸭、白鹭、鸳鸯、豆雁或游弋起舞、或展翅高飞,让鸟友们大呼过瘾。
“太美了,壮阔的黄河和翩跹的候鸟,让我从心里觉得震撼。”上海鸟友杨义说。
几年前,杨义曾独自来洛阳看鸟,走了洛河和黄河的几处湿地。那一次,洛阳的湿地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今年冬,当上海的鸟友们决定组团到外地看鸟时,他向大家推荐了洛阳。
李长民(音)是孟津县会盟镇扣马村的村民。他经过这里时,鸟友们的
“长枪短炮”和热闹阵势并没有引起他的过多注意。李长民说,这几年,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人拿着很多装备到河滩上看鸟,刚开始大家还很好奇,见得多了也不觉得新鲜了。
近几年,洛阳境内湿地的良好观鸟条件在国内名声渐起,已成为鸟友公认的观鸟地点之一。鸟友有自发前来的,也有与本地观鸟组织联系共同发起活动的,仅河南野鸟会近年接待的外地观鸟组织就有20多个,其中不乏来自台湾等地的远途观鸟客。
“春雪飘飘,我心萌动,孟津观鸟,天光水影。”
2005年,国内著名环保专家郭耕到孟津看鸟之后发此感叹。
|
鹮(huán)嘴鹬(yù)
(2011年1月30日摄于伊河嵩县段) |
2 湿地候鸟能否带动洛阳冬季旅游市场?
牛俊英是华东科技大学的生态学博士,主要研究湿地生态,作为一名资深鸟友,她常和洛阳的鸟友一起到洛阳周边观鸟。
“北方城市中像洛阳这样拥有如此丰富湿地资源的,着实不多,在河南除了信阳,就属洛阳了。”牛俊英说。
可惜的是,湿地吸引了观鸟客的目光,却留不住观鸟客的脚步。
一周前,鸟友王先生和朋友到汝河观鸟,在汝河一处峡谷溪流中,他们发现了60多只鸳鸯在此栖息。成群结队的美丽鸳鸯让他们激动不已,可到了晚上,这种兴奋却被无处落脚的烦恼压了下去。傍晚,王先生一行4人开车跑了十几公里都没有找到旅馆,只好在一家农户借宿。
“我们原本打算要在这里看三四天的,可是吃住没保障,只好第二天就走了。”王先生遗憾地说。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其他几处湿地中。一名鸟友感慨,冬天去孟津看鸟,湿地附近的餐馆都停业了,吃顿饭得跑很远。“当地部门能否把冬季的湿地候鸟作为一个新的旅游契机,进行深度开发?”这名鸟友问。
|
白琵鹭
(1月22日摄于孟津黄河湿地) |
3 借鉴他山之石还需做足自身功课
湖南省岳阳市坐拥与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齐名的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他们的作法,或许值得我们思考。
岳阳市每年二三月间都会举办洞庭湖国际观鸟节,至今已连续举办了7届。每年冬季,成千上万的游人以及爱鸟人士汇聚岳阳观鸟,岳阳市在打造城市名片的同时也获得了不少经济效益。
鸟友“倒退30年”为我们算了一笔账:参加观鸟节时,每位鸟友在当地的平均滞留时间为2天至3天,吃、住、行全部花费约在1000元左右。以洛阳境内湿地当前在鸟友中的影响力,其潜在的经济价值不可小觑。
他山之石可否借鉴?湿地研究专家认为,我市已具备了候鸟越冬的湿地条件,但还有一些现实问题需要解决。比如随着气候变暖,一些原本在长江以南越冬的候鸟也会留在北方,但北方河流冬季常遇冰封,影响候鸟觅食,只有保证了充足的食物,才能留住鸟儿。
对此,中国鸟类学会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生物学教授张正旺说:“政府相关部门要有意识为候鸟安全过冬创造条件,在解决越冬候鸟的食物问题上,要保留湿地原生的水生植物,栽植玉米、小麦等作物为候鸟投食,给野生动植物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