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洛阳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获通过,对预警级别与响应级别作出划分,明确健康防护、建议性污染减排和强制性污染减排等具体措施。(见本报昨日A02版报道)
有指标依据,有预警级别,有响应措施,我市通过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向雾霾宣战,值得期待。但如何让应急预案走出纸面,考验着这座城市的决心与智慧。
十面“霾”伏,一“雾”再“雾”,侵害民众健康。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所言,不单是咽炎、鼻炎、眼疾之类,“从长远看,大气污染对人体造成更大的危害还在后头”。
一次暴雨天气会使城市如临大敌,一次狂风天气会让民众小心翼翼,但人们对大气污染的认识仍不够。在洛阳,大雾锁城之际,大街上仍不乏孩子、老人的身影,室外健身场所依旧热闹,交警、环卫工依然无防护地工作。
若非近期媒体铺天盖地地报道,从政府公务人员到平民百姓,有多少人对PM2.5有深刻的了解?又有多少人知道雾与霾的区别?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们对大气污染认知的匮乏以及应对观念的落后。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治污也需要一个艰苦而漫长的过程,但民众的健康防护,是最为紧迫与现实的事情。对此,应急预案虽有明确措施,比如儿童、老人等易感人群尽量留在室内,一般人群减少户外活动等,但如何扩大信息发布渠道,会起到多大的效果,需要思考。
再严谨科学的方案,也需要不折不扣地落实才有效。可是,应急预案由谁来启动,这也是一个紧迫的问题。显然,类似征迁工地停工、重点排放企业限产、超限超载车辆治理等问题,治理难度很大,单靠一个部门不太现实。动员如何到位,监督如何做好,需要机制的保障。
当然,作为市民,尽量追求低碳绿色的健康生活,不给城市大气添负担,也是“同呼吸、共责任”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