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喜饼一族,什么千层饼、烧饼等,要么油腻,要么热了筋、凉了硬,都撩拨不了我的味觉神经。但自从发现了石子饼,我就开始为追寻那一包薄饼频频坐车赶几里地,买上两三包享受几天。
邂逅石子饼
那天,我走在建设路与嵩山路交叉口的小胡同里,刚要过一座小桥,就听见哗啦哗啦的声音,犹如铁锨铲沙石。我疑惑地继续往前走,刚过桥就看到一个人拿着铁锨在一口大锅里上下翻动着什么。这年头锅里能装啥东西,用得着动用铁锨?再走近一看,原来锅里都是鹌鹑蛋大小的石头,那声音就是从这里发出来的。
锅里的石头被下面一个大大的老式煤炉烧得热热的,站在路边就能感受到石头的热度。做饼人翻完石头后,用铁锨铲出来小半盆石头,再把锅里的石头弄平整,把擀好的饼一张张地在石头上面铺平、摆满,再把盆里的石头均匀地撒在饼上,直至将饼全部盖严实,然后盖上大锅盖。三分钟后,用一把小铲铲一下就出来一个金黄的、印有石子形状的圆饼,焦黄的颜色,很诱人。
品味石子饼
饼刚出锅,附近居民就你一兜我一兜抢着买。1元钱1张,这价钱可比普通烧饼贵多了,咋还这么抢手?好奇的我掏了两元钱买了两个,分别是咸味和甜味的。咬一口咸的,松脆得要掉渣,五香味中带有芝麻的香味,比烤馍片还适口;再尝一口甜味的,酥香爽口,清甜中带着自然的面香味,让味蕾顿时欢悦起来。
这时,来了一个骑摩托车的人,一下子买了两大包。他说,这是他们全家的早餐,也是孩子的零食,全家人都爱吃。
爱“折腾”的石子饼
做饼的蔡师傅介绍,这是陕西、山西风味的石子饼,是古老的石烹技术的传承。5年前他去陕西学了这门手艺,开了这间小店,生意一直不错。
我们本地的石头遇热容易炸裂,这些小石头是他特意托人从陕西带回来的。这些石头是他们家的宝贝,他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打理这些石头,每天把几十斤石头搬进屋里盖好,早上开门了再搬出来。每周还要用开水煮一煮,给它们“洗澡”。
做石子饼也是个技术活儿,饼的口感不仅取决于和面的水平、料的配比,也取决于石头的温度。石头的温度要控制得恰到好处,热了要赶紧用湿布擦拭,再用铁锨上下翻搅,使石头受热均匀。
看到这里,嘴馋了吧?那就买上几张,出游踏青尝美味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