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再度来临,央视连续举办了23年的“3·15”晚会将备受全国消费者关注。有人戏言,大家对“3·15”晚会的关注程度更甚于央视春晚。
的确,相较于锦上添花的娱乐盛宴,人们更关心每天摆在自己桌上的食物是否安全。
回顾历年央视“3·15”晚会的热点,简直就是一部中国消费者的血泪史——我们用无坚不摧的嘴和久经考验的胃,经受了黑心商家一轮又一轮的摧残。
每年晚会过后,我们在掏钱埋单时总不免有些害怕——从煎饼果子里的地沟油,到咸鸭蛋里的苏丹红,更别提买大件家电或是装修房子时面临的重重陷阱。
有多少人恨不能身具穿越之能,提前到明年的“3·15”晚会上一探究竟,看看身边到底潜伏了哪些质量隐患,好防患于未然。
话虽如此,就像《大话西游》里的经典台词说的那样:“我猜得到这开头,却猜不到结局。”
预知了有哪些损害消费者权益的东西存在,就一定能躲得开、避得掉吗?
2008年揭露垃圾短信产业链,2012年再揭垃圾短信通过正规渠道发送利益链,时至今日,垃圾短信依旧猖狂。
2011年田婆婆洗灸堂被曝光令受害儿童患脓包型银屑病,最近央视回访,发现“田婆婆”已经改头换面并在成都遍地开花。
每年只有一次“3·15”晚会,每次晚会只有区区120分钟。
我们能够看出,从政府有关部门到央视都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揭开了不少鲜为人知的欺骗消费者的内幕。但人们总感觉,积攒了一年或更长时间的问题都挤到这一天来了,而两个小时到底能解决多少问题?
“3·15”晚会,一年一度;衣食住行,却是每分每秒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