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10版:洛阳·聚焦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洛阳人拍下王铎《琅华馆帖》清初老帖
《琅华馆帖》等清初老帖
300年后重返“洛阳老家”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2013 年 3 月 27 日 星期    【打印】  
《琅华馆帖》等清初老帖
300年后重返“洛阳老家”
该系列清初老帖成为《琅华馆帖》“两卷说”的有力佐证;一旦“两卷说”被确认,以后要研究王铎书法,就非来洛阳不可
在清初老帖中,可见当时收藏者的批注和印章
    □记者 忻尚龙 程奇 文/图

    核心提示

    《琅华馆帖》等系列老帖“回家”,成为“两卷说”的有力佐证。一旦“两卷说”被确认,世人要研究王铎书法,就非来洛阳不可。

    1    《琅华馆帖》卷数之争,众说纷纭

    爱好书法和收藏的朋友,对于《琅华馆帖》应该不陌生。

    晁会元说:“学术界对于《琅华馆帖》的卷数长期争论不休。当代古文字学大师容庚先生在金石类专著《丛帖目》中记录,《琅华馆帖》有七卷,除了在洛宁出土的《琅华馆帖》(两卷),还应包括《马夫人行状》《银湾帖》《二十二帖》《酒问诗文帖》《致五弦书牍帖》。同时,有学者倾向于《琅华馆帖》‘两卷说’。这次我拍到的《琅华馆帖》原帖,从内容上看,对‘两卷说’提供了更可信的证据。”

    《琅华馆帖》的卷数是个“百年谜团”。清乾隆年间,因文字狱,王铎很多诗书被列为禁书并付之一炬,这使后人对其作品数量的判断受到一些影响。

    据学者推断,《琅华馆帖》石刻是1651年完成的,该石刻出土较晚,此前没有见到拓本流传。故无论是“七卷说”,还是“两卷说”,都缺乏有力证据。

    《琅华馆帖》两卷石刻,1958年出土于洛宁县陈吴乡张鼎延旧宅遗址,材质系汉白玉。这两卷石刻曾散失于民间,据说还垫过牛槽槽底,现存于洛宁县文管所。

    曾有学者提出,出土的石刻从材质、尺寸及保留的花纹看,很像修复故宫时拆下的栏杆下的挡板。这些石刻是如何从北京运到洛宁的,今人已无从考证。

    2    老帖中有诸多内容为“两卷说”提供佐证

    晁会元说,这次拍到的《琅华馆帖》老帖史料价值非凡。它包含《琅华馆帖》清初拓本和早已失传的《二十二帖》《酒问诗文帖》《银湾帖》清初拓本。

    其中的《酒问诗文帖》曾在顺治年间的史籍中有记载,之后就不见踪影,学术界普遍认为其已失传。

    “容庚把《酒问诗文帖》列为《琅华馆帖》卷五。我认为这有待商榷,毕竟是失传的东西,恐怕容庚先生自己也没见过。在我拍的这本原帖中,有明确信息表示《二十二帖》为山东李化熙刻本,《酒问诗文帖》是新乡张缙彦刻本,《银湾帖》是王铎亲家梁云构在北京银湾园刻的。在这本老帖中,《琅华馆帖》只有两卷,与出土的两卷石刻较吻合。”晁会元说。

    记者接过帖子翻了翻,帖子大概A4纸大小,竖排折本,纸页泛黄,质地厚而坚韧,封面上书“王觉斯”三个大字,下面几排小字除了“书牍”“亲家”等尚能辨认外,其余的都看不清楚。

    3    真假“老帖”,如何判断

    这本帖子有没有可能是后人仿制的?

    晁会元又拿出一本《琅华馆帖》,其纸张洁白,封面是藏蓝色的硬纸,上面工整地印着“琅华馆帖”四个字。“这本就是新中国成立后的拓本。”说着,晁会元翻到帖子中原石有残缺的一页。

    记者对比发现,老帖中最右边有一个“道”字,虽然有点儿模糊,但还是能一眼认出;新帖中的这个“道”字只剩上面两点。

    “老帖是在清朝拓下来的,当时石刻较为完好,很少有残缺部分。几百年后石刻风化,当代人再去拓,残缺部分当然比清初的多。”晁会元解释。

    在老帖中,记者还看到了很多红色的标记。“这是用朱砂写的,是古人为了方便翻看而加的‘页码’。”晁会元说。

    “如果能知道这些标记是谁加的,都有谁看过这本字帖,也挺有意思的。”记者说。

    “对,我接下来就要研究这本帖子过去的收藏者是谁。在帖子里,我看到了几个印章,但是年代久远,已经磨得不太清楚了,回去要好好辨认一下。”晁会元说。

    4    王铎两大代表作,都在洛阳?

    王铎书法在日本备受推崇,由此还衍生出一种书法流派,叫“明清调”,书法界还有“后王(王铎)胜前王(王羲之)”之说。

    在王铎的书法作品中,无论是大楷、小楷,还是行草,都有极高的造诣。

    戴明皋在《王铎草书诗卷跋》中说:“元章(米芾)狂草尤讲法,觉斯则全讲势,魏晋之风轨扫地矣,然风樯阵马,殊快人意,魄力之大,非赵、董辈所能及也。”

    启功也有言曰:“觉斯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

    《琅华馆帖》和《拟山园帖》是公认的王铎书法代表作,现存孟津的《拟山园帖》石刻由于年久风化等原因残损严重,而《琅华馆帖》石刻保存较好,被认为是研究王铎书法的珍品,列为国家一级文物。

    “容庚认为《琅华馆帖》应有七卷,洛阳两卷只占七分之二,另有五卷不知散落何处。如果最后能证明《琅华馆帖》确实就只有两卷,那么洛阳现存的就是全本,天下独一份。只有洛阳同时存有《琅华馆帖》和《拟山园帖》的原版石刻,那以后要研究王铎书法,就非来洛阳不可!”晁会元说。

    当然,“两卷说”能否成为学术界定论,需要相关专家根据晁会元的清初系列老帖作进一步研究。

3上一篇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洛阳社区热帖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

≡ 河洛文苑 ≡

≡ 馋猫大本营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