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生们踊跃上台展示小组集体创作的诗歌 | 1
课堂概念
“三声”课堂,即有掌声、笑声、质疑声的课堂,老师教知识,更教智慧。
掌声,是一种内心的赞美,可以是师生之间的鼓励,也可以是学生之间的欣赏。在掌声中,学生学会了自信和分享。
笑声,是一种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是一种幽默的教育智慧。学生脸上有笑容、心里有阳光,获取知识的过程很愉快,接受知识自然轻松。
质疑声,让学生学会“问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
“三声”课堂实际是师生共同营造的一种洋溢着生命活力的教学氛围。“三声”课堂的实质是变“才”的教育,为“人”的教育,构建服务型课堂,实现教育的无痕化。
2 课堂流程
一、入情:由话题引入课文。
二、动情:1.自主阅读,分享阅读体验。2.归纳学生们的阅读体验,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一步感受人物形象,品味文章的情感。3.以小组为单位,将探究成果以关键词的形式展示在黑板上。4.交流与分享有独到之处的阅读体验。5.引入对作者生平的介绍,引起孩子们对“乡情”的共鸣。
三、抒情:1.通过余光中的《乡愁》将学生们的情感引向深处,让学生们结合文章内容模仿《乡愁》的结构创作诗歌。2.小组展示成果。3.推荐课外阅读书目。
3 创新设计
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理解课文,获得阅读体验,让学生的个性和情感贯彻在学习始终,使其与课文产生深刻的、内在的交流。
教师需触发学生情感,让学生对文中美的人、美的事、美的物,产生热爱、向往和追求,让那种浓浓的思乡情慢慢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让故乡在这些涉世未深的孩子眼里变得鲜活起来。
4 课堂观察
“同学们,春节时你最喜欢做什么?”课堂导入时的问题一下将课堂气氛推向最高潮。
“收压岁钱”——一致的答案。马红接着问:“大家有没有特别的爱好呢?”这个问题点燃了学生个性的选择:放鞭炮、旅行……
当文中“童年”“母亲”“乡亲”三个关键词呈现在黑板上后,学生们热烈地讨论起来。一会工夫,黑板上就写满了学生们各自品出的春节的味道。一个女孩作为小组的“发言人”,不仅品出了“游子情怀”“世外桃源”的独特“味道”,还给出了合情合理的解读,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三声”课堂的质疑声最难得,也最“夺目”。围绕“迷信”一词,大家进行了热议。这边第六小组解读声刚落,那边各组的质疑声又起,学生的个性得以表现,学生智慧的火花得以迸发。
这时,老师用过去和现在的双重视角适时地进行引导,真知灼见在质疑声中产生。
文末,一首配乐的《乡愁》将整节课由热烈引向凝重,孩子们不禁“悲从中来”。在这个情感难以抑制的时刻,老师鼓励学生大胆创作,一首首稚嫩但融情入理的诗篇在学生手中诞生。讲台上,各组学生自信地朗诵,饱含深情、抑扬顿挫,班级里再一次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在整个过程中,老师在课堂上属于“隐形”的状态,凡是学生自己能观察到的、能动口的、能动手实践的、能总结归纳的,就尽量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说、去动手、去归纳。老师充分相信学生的潜能,只当引领者,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5 专家点评
李玲 市教育局中小学教研室兼职教研员
“三声”课堂的实质是变“知识”的教育为“智慧”的教育,变培养“知识人”为培养“智慧者”。
这节课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小组讨论和小组展示的环节,学生针对自我的个性解读进行说明时,老师给予了足够的等待。老师微笑等待的过程不就是学生自我完善、自我成长的过程?
郭伟忠 市三中校长
这节课展示了“三声”课堂鲜明的特征。掌声、笑声、质疑声,体现的是学校课改所追求的鼓励、愉快和对思维的诱导。授课老师运用自己的教学智慧,通过精心的课堂设计,不但深化了教材,而且激发了学生潜在的创造力。
许惠琴 洛阳外国语学校副校长
整个上课过程是互相碰撞、传递聪明、热气腾腾、欢声笑语的乐学旅程,“从来没有教会的,只有学会的”这句话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一点不同看法。授课老师用余光中的诗歌《乡愁》来烘托思乡气氛,并让学生仿写一首思乡的诗歌,我认为在散文课上练诗歌是不恰当的,每节课有每节课的中心任务不能偏离任务。
李青青 市实验小学校长
这是一堂好课,一堂学生“学”得好的课。
课堂教学评价表现应“以学论教,教是为了学”。“三声”课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整个课堂不是简单学习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
柳彩虹 洛阳彩虹教育学校校长
“三声”课堂充满掌声、笑声和质疑声。课堂形式不拘一格,内容灵活多变,课堂生动活泼,充满人文关怀,是智慧课堂的典型代表,对孩子们的成长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更多报道及课堂视频请登录洛阳网社区·教育在线板块“智慧课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