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从雅安到芦山的道路发生严重拥堵,以至于蓝天救援队的队员不得不徒步走完约60公里的路程。由于拥堵,开往芦山的社会车辆已被禁行,中国国际救援队甚至在微博上发出“守望就是力量”的呼吁。同时,芦山县太平镇基本没有完好房屋,水电通信未恢复,救援物资无法送达,村民在镇口道路两边挂起写着“缺水缺食品”“缺帐篷”的牌子。(4月22日《中国青年报》《北京晨报》)
“伤者出不来,救援队进不去”,灾区道路拥堵确实令人揪心;呼吁志愿者为专业救援队让道,这是公民理性成熟的表现。
在灾难面前,人性中释放出的爱与善总是不可抑制的。这种释放,本身便带有冲动的因素。呼吁理性救援,并不意味着应该让所有有志于奉献的民间组织、志愿者作壁上观。
事实上,在巨大的天灾发生时,志愿者带去的帮助往往远比其造成的麻烦多。国际上的经验也表明,当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时,足够的人手有多么重要。
芦山强震,死亡、失踪人数已超过200人,共有超过百万人受灾,放在任何国家、地区,这都是一场“巨灾”。直到现在,救援还在争分夺秒地进行,震区还有很多人因缺乏帐篷、棉被、饮用水、药品等物资而未得到妥善安置。从过去的经验看,并不是所有受灾者都能让自己的求救信号为外界所知,灾区可能出现“被遗忘的角落”。
为了让更多的人及时得到救援,除了部队和专业救援团队,社会公益组织、志愿者的力量不应被忽视。如果组织得当,他们能发挥很大的作用,例如,此次芦山地震,附近邛崃的志愿者在地震发生仅8分钟后,就开始组织一批救援物资运往灾区,其反应速度之快让人惊叹。
正是基于社会公益组织的优势,不少国家都在将其纳入统一的救灾管理体系。如何将民间救援力量纳入救灾应急响应机制,考验着政府救灾科学管理的能力。这一切的前提,是将民间救助力量有序调配到合适的岗位。
日本海啸发生后,面对涌进灾区石岗的各地志愿者,石岗市政府成立“协调中心”,把所有进入该地区的个人志愿者分为物资分配、运送、清障等8个团队,并每天召开例会,制订第二天志愿者的工作计划。在这种细致的统筹规划下,志愿者开展了大量高效的工作。我们不妨也借鉴这一经验。
屡经灾难,中国的社会救助力量也在不断地成长。他们虽有能力弱、协调不力、受激情驱动等问题,但这份心和力不该被放弃。
在接下来的震后救援中,如何建立社会公益组织的资源高效对接机制,如何搭建灾后重建平台支持社会公益组织的有效参与,需要被更多地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