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灾民的饮食已得到保障 |
| 灾难过后,学业还要继续 |
|
核心提示
到昨日8时,“4·20”雅安芦山地震已经过去72个小时,但所有人都没有放弃希望,仍然期待着奇迹的发生。
在震中芦山县龙门乡,变化每天都在发生:路边灾民自搭的帐篷正在被救灾帐篷取代;除了最初的方便面和矿泉水,灾民又领到了手电筒、大蒜、饮料等物资……帐篷里的生活,正在继续。
▲▲▲德格僧人,连夜送来救灾物资
昨日6时,龙门乡晨阳希望学校,上百个帐篷鳞次栉比地排列着,有人从帐篷里出来生火做饭,虽然这里遭了大灾,但人们的生活还得照样过。
天还没有完全亮,在这个灾民集中安置点门口,一群身着红衣的僧人正从车上卸下方便面和矿泉水等物资,而志愿者把这些物品往每顶帐篷里送。
这些僧人来自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佐钦白玛唐大圆满闭关中心,他们连夜赶了700多公里路,运来了大批应急物资。
一名僧人告诉记者,因为知道灾区现在断水断电,他们运来了两卡车矿泉水,一卡车方便面,还有三四十箱抗生素。目前,抗生素已经被送到芦山县人民医院,他们打算把食品和水发给这里的灾民。
很快,物资按每顶帐篷一箱矿泉水和两箱方便面的标准分了下去。这对于缺乏饮用水的灾民来说,真是解了燃眉之急。
▲▲▲解决如厕问题,注重卫生防疫
记者从一顶顶帐篷旁边走过,看到有些帐篷里铺着灾民从震后的房子里扒出的床垫,但有些灾民只能睡在木板上。
芦山县昨日的雨时断时续,近20时,小雨还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山区的夜晚气温比较低,可有些灾民连一床棉被都没有。
大灾之后防大疫。卫生问题也是目前亟须解决的。每顶帐篷里都住了不止一家人,帐篷间距也很小,加上门口还要摆放炊具等,通道比较狭窄。尽管这样,但这里并不脏乱,除了防疫部门经常来消毒,大家自己也会及时打扫卫生。
这几天,记者观察到,在一些条件落后的地区,村民的厕所和猪圈建在一起,化粪池上搭几块木板,人就能如厕。一旦遇到震级强的余震,这样很不安全,如厕就成了问题。目前已经有公共厕所运到这个安置点。在其他安置点,前来救援的人民解放军帮灾民在安全地带新建了临时厕所。
▲▲▲灾后那个受惊吓的孩子,变得不爱笑了
山区温差比较大,一到中午气温就会升高,加上帐篷里住的人多,难免闷热。
21日,在一顶帐篷前,牟利辉抱着无精打采的女儿说,刚才孩子突然晕倒,附近的解放军看到后帮他叫来了医生。原来孩子有点中暑,好在医生说情况并不严重。
但是,牟利辉更担心的是孩子的心理问题。他说,地震发生时,6岁的女儿赶紧往外跑,途中头上被砸了一个大包,现在包还没有消下去。尽管性命无忧,但孩子受了惊吓,晚上睡觉时四肢总是拼命挥舞。以前女儿很爱笑,喜欢唱歌跳舞,可地震后,孩子一次都没笑过。
看到这个小姑娘一脸苦相,一名志愿者用湿毛巾为她擦背,并帮她将凌乱的头发扎了起来。
▲▲▲帐篷中学,昨天学生们上了第一堂课
昨日下午,在学校安置点里,帐篷中学的学生们上了第一堂课。来自绵阳一家医院的心理医生,为初三的学生作了一个多小时的心理疏导。
15岁的杨滔和袁雷逸都是龙门乡晨阳希望学校的初三学生,这是地震后她们上的第一堂课。杨滔说:“6月我们要中考,马上就有老师来授课了,现在,课本都已经放好了。”
记者来到帐篷学校里,只见桌椅摆放整齐,地面干净,不过光线不是很好,电线已经扯进来了,应该可以保证孩子们正常上课。在一顶能容纳100多人的大帐篷旁边,还有两顶稍微小一些的帐篷,里面也已经摆好了桌椅。
在帐篷外面,记者遇到了该校初三语文教师贺刘蓉。她说,办公室就在帐篷学校后面,也是一顶帐篷,他们在里面备课、改作业、生活。
▲▲▲吃饭不成问题,这里缺乏婴儿用品
随着救灾物资陆续送达,灾民们每天不仅可以领到矿泉水、方便面,还可以领到手电筒、大蒜以及饮料等,记者还看到了面粉和大米等物资。
在密密麻麻的帐篷中间,记者看到有顶帐篷上插了一面小国旗,旁边是一只彩色兔子造型的气球。走进去,帐篷里放着两个床垫,帐篷外面的一个小筐子里,放着番茄、生菜等蔬菜。
27岁的付娟抱着7个月大的孩子坐在帐篷前,她说现在吃饭不成问题。但是,付娟也有苦恼,因为孩子吃的奶粉就剩一点了,米粉也没多少,孩子现在用的尿不湿和尿布,是地震前买的,用完他们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地震后,灾区超市里没有这些婴儿用品,目前这也成为像付娟一样的年轻母亲最大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