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投毒案犯罪嫌疑人林某被批捕
□据 上海检查院网
4月25日,上海市黄浦区检察院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对复旦大学“4.1”案犯罪嫌疑人林某依法批准逮捕。
(www.shjcy.gov.cn)
□据 中国经济网
在林的性格中,自尊、上进、好强和善良的一半,始终没有停止与苦闷、自责、充满挫败感的那一半的战争。他以自己的方式努力与外界沟通,却始终难觅出口。这场一个人的战争最终以毁灭的方式结束。
因平摊水票费用起争执
警方一直对林投毒的动机感到困惑,在被警察带走后,林对投毒过程供认不讳,但对动机一直闪烁其词。
林向警方叙述了一次与饮水机有关的争执。
记者从可靠渠道了解到,林与黄洋及另一位室友葛林(化名)曾因水票起过争执。黄和葛提出三人平摊购买桶装纯净水的费用,但林拒绝了,他提出自己喝得少,平摊的方式不合理。
争执以林退出平摊、“自己买水喝”告终。林的同学回忆,3月31日前后,林开始出入隔壁寝室借水。
但这次争执只是激化了既有的矛盾。早在半年前,林就从QQ好友列表上删除了“五官科-黄洋”,而黄洋当时也将林删除。两个共处一室的室友,却不在对方的网络联系人中。
4月11日,林被警方带走,并很快承认了投毒事实。
潜意识与自尊心
半个月来,只要人们经过汕头市潮阳区和平镇的一栋4层小楼,总能看见一个50岁的女人呆坐在一楼的杂货铺,头发花白、凌乱,以泪洗面。
长久以来,“林仔”都是村里的骄傲。他1986年出生于此,家中排行老二。家境并不优越——父亲早年在一家服装厂打工,母亲则常年拉着一辆木板车,在镇上的工厂里收购废品,10年前,一家人才从狭窄的土屋搬进了小楼,靠出售纸巾、饮料等为生。
潮汕地区本有重商之风,村里的男孩大多初中没读完就跑去做生意,林家的孩子却是异类:两个女儿都在当地做老师,两个儿子也先后考上大学,林是其中的佼佼者。
和平初级中学的蔡老师记得,中学时代的林沉默、害羞,却一直是全校“最优秀的那几个孩子之一”。
林拥有同龄人少有的自律。其高中同学回忆,林每天6点半准时起床,“老师基本上不用管”;对成绩有些过分执着,常常考试一结束,就在宿舍自责,抱怨状态不佳。
后来显现出的自卑、羞涩,渴望与女性交往却又不善长的一面,在此时也初露端倪。同学们认为,封闭的成长环境和程式化的生活多少影响了他,塑造了一种异常敏感而害羞的性格。
与自己的战争
2005年,和平镇的“林仔”来到了广州,进入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林随后四年生活中的很大一部分都集中在网络上,不自信又要强的性格在虚拟空间里更为清晰地显露。
在这里,他可以尽情倾泻自己的无力感,尤其是来自与异性交往不顺的经历。
高中时代尚能保护林的优等生光环,在大学里不再耀眼。
到了大四,林已经熟练掌握了自嘲的武器,用来抵抗挫败。
自卑、挫败、闷骚,被林严格限定在网络生活中,他为自己塑造了沉默、冷感的外壳,搭配上优异的成绩,现实中与他相识的人,很少意识到他内心的脆弱。
林也意识到自己的心态问题。他坦承,和心理不健康的人交往很痛苦,“我本身也是这种人,也给很多人不舒服的感觉”。
但与自己的战争始终难有结果。同学曾文华觉得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本质上是内向的。”
以毁灭的方式结束
2010年,林被免试送入复旦大学,在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攻读硕士。林是带着期待来到上海的。2010年暑假,他不仅勉励自己锲而不舍,要追求“阿甘的奔跑”,也憧憬着迟迟不来的爱情。
他详细填写了博客的个人资料,“喜欢的名人”是“周恩来”,“喜欢的音乐”是“交响乐”,人生格言则为“是你的终究会是你的,不是你的,强求之后也可以是你的”;在感情状况一栏,他填了单身。
研二那年,他搬入了20号楼421室,成为黄洋、葛林的室友。
有同学回忆,本科时,因为跟同学发生争执,林连续给对方发了十几条“恐吓短信”。
同学总结说:“他记仇,但绝不轻易外露。” (www.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