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高考复习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如何在冲刺阶段复习好地理,是不少学生和家长关注的话题。洛阳外国语学校高三地理老师许庆伟建议,临近高考,地理复习应回归基础知识,精选习题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还要重视地图,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复习回归基础知识
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许老师说,最后阶段,学生应留出较充足的时间去读课本,逐一梳理考点尤其是自己的知识薄弱点。
在这一阶段复习时回归基础知识,可以查漏补缺,把基础夯实,在高考时才能做到基础题不丢分。许老师强调,回归基础不是对一轮、二轮复习的简单重复,而是系统性地归纳和总结地理知识体系,把书本变“薄”,考试时再把书本变“厚”。
在复习时,学生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学会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进行分析。高考地理常见考点有: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造成的危害、综合治理和保护措施,流域开发条件和综合治理措施,区域工农业的条件、存在的问题,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及其产生的主要问题、解决措施等。
高考地理命题常会以大江、大河的工程建设,如京杭运河的治理、红水河的梯级开发、淮河的治理等,为背景,考查学生在大江、大河综合开发和利用等方面的知识;以区域洪涝、干旱灾害为背景,考查学生在大江、大河综合治理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学生在复习中,要学会案例分析法,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考前精挑细选习题
提高延伸思维能力
在高考前夕,学生要做一定量的习题,可使自己保持高考的状态,但是不能搞题海战术或过多钻研难题,要精挑细选一些涉及学科主干知识的典型习题,如:涉及地球运动、热力环流和三圈环流、水循环规律(水体补给关系)、洋流分布规律、地质构造原理(火山、地震分布规律)、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城市化规律、农业区位原理、工业区位原理、人口再生产原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等知识点的题。
做题后,学生要认真分析和反思,对于典型习题尤其是做错的题,一定要提高延伸思维能力,注意知识的横向和纵向联系,总结各类试题的答题技巧和方法。
在考试前,进行限时答题训练非常有必要,这样做可以设置一种考试情境,检验自己在紧张状态下的应变能力;也可以精选一些题目,只考虑答题思路,如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等,不必具体解答,这样做可以在短时间内确定更多的具有策略意义的解题方向。
重视地图隐含信息
按“图”索骥找知识点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许老师说,地图中隐含着丰富的地理信息,深受命题专家的青睐,因此有“无图不成题”之说。
学生在复习时,可从地图入手,按“图”索骥地记忆每一个区域的地理特征,在脑海中储备大量的区域地理知识。在最后阶段,学生应该以地图为载体,让脑海中储备的知识逐一在地图上呈现出来,尤其要关注热点地区,回忆该地区的地理位置特征、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区域发展等。这就是地图复习法,学生可通过这种方法进行读图、识图训练,提升读图、析图、用图的能力。
文字材料题抓关键词、限定词
地图信息题“三看一思”
“审题决定成败。”许老师强调,在考试过程中,审题是最重要的。
审题要讲究方法。学生在做文字材料题时,不要怕麻烦,也不要怕浪费时间,可用笔将试卷上的关键信息画线、画圈,以此抓关键词、限定词,分析句子的逻辑关系,考虑试题问什么,设几个问,分几层意思,以此明确考查意图。
做地图信息题时,学生要做到“三看一思”,即看图名、看图边、看图中和思联系。
看图名:图名是一幅地图的“眼睛”,它常常标明地图所示的区域和主题内容,如中国工业布局的变化图,图名可能在图下显示,也可能在题干设问中,甚至没有图名。
看图边:图边即图例,图例可以是以往考试中常见的,也可以是出题者临时设计的。
看图中:找出各个事物的分布和变化。
思联系:分析各个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坐标图,不能有思维定式,既要定性描述又要定量分析,要把握几个“点”,即起点、终点、最高点、最低点、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