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日前,洛阳河洛大鼓艺术团在周王城广场“摆摊”招弟子,老艺人精彩的表演赢得喝彩不断,却鲜有人报名学习。该团负责人说,国家级文化遗产河洛大鼓面临传承危机。(见本报昨日A08版报道)
宝贝、绝活、遗产……这些词儿放在河洛大鼓身上,一点儿也不为过。可在流传百余年后,这一民俗瑰宝后继乏人,实在让人心疼。
一个民间艺人的离去,在某种意义上,相当于一座小型博物馆的毁灭。许多民俗传统之所以难以为继,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后继乏人,从而出现传承的断裂。在人气很旺的周王城广场,河洛大鼓“摆摊”招徒一整天,只有俩人表达意向,就是这种现象的一个缩影。
面临失传困境的,又何止是河洛大鼓?时代的不断发展,加之生活方式的变迁,让许多传统民俗不可避免地式微。电影院里,每逢好莱坞大片上映就爆满;城市街头,哼着流行小曲或跳着街舞的年轻人很常见,可又有几人对民俗有这种兴趣?
年轻一代为何不愿接续“香火”?表面上看,是“一代新人”对民俗传统缺乏认同,而民俗文化本身对他们也缺乏吸引力。但更关键的是,学习民俗,也实在是“没用处”。也难怪,一个人干一件事儿,连生计都成了问题,谁还有心去干?
应该说,民俗文化之所以流传百余年甚至千年,是有一定群众基础的。就像河洛大鼓艺人牛会玲所言,去年在新区安置小区一次演出,500多名居民冒雨前往,说明河洛大鼓还是有市场的。那么,如何挖掘卖点,抓住人心,赢得市场?
东北二人转为何红火不断?就在于其既保留了传统的民俗精髓,又积极创新,引入现代的灯光、音乐、舞蹈等元素,深受人们欢迎,甚至走出了东北。面对难以为继的现实,洛阳的优秀民俗传统必须求新求变,紧跟生活的脚步,创新表现形式,才有望重现一片生机。
民俗的生命力在于它的独特性,绝不是单靠谁去呵护就能存在并壮大的。在求变的过程中,强化自身的特点,才能活下去并活得精彩。
当然,对优秀民俗文化尤其是“非遗”项目,单靠“民间事民间办”肯定不够,政府要打破“重申轻保”的现状,建立多层次的保护机制,不能眼瞅着河洛大鼓这样的“说书”成“书说”,“遗产”成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