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天员聂海胜进入天宫一号后与地面进行联络 |
|
航天员聂海胜(左)在天宫一号舱内,辅助张晓光(右)进舱后站立 |
|
3名航天员在天宫一号中向地面科研人员挥手致意 (新华社发) | |
6月13日13时18分,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6月13日16时17分,神舟十号航天员成功开启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舱门,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以漂浮姿态进入天宫一号。
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
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神舟十号飞船13日13时18分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这是天宫一号自2011年9月发射入轨以来,第五次与神舟飞船成功实现交会对接。
在科技人员的精确控制下,11日17时38分发射的神舟十号飞船经过多次变轨,于13日10时48分转入自主控制状态,以自主导引控制方式向天宫一号逐渐靠近。
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就对接准备状态进行最终确认后,神舟十号飞船沿直线缓缓向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靠拢。13时11分,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对接环接触,在按程序顺利完成一系列技术动作后,对接机构锁紧,两飞行器连接形成组合体。
自动交会对接实施期间,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在神舟十号飞船返回舱内值守。记者从回传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视频上看到,身着舱内航天服的3名航天员密切监视着飞船仪表盘,中间座椅上的聂海胜不时与张晓光用手势进行交流,并通过天地通讯系统迅速准确地向地面报告交会对接实施情况。
3名航天员顺利“漂”进天宫一号
6月13日16时17分,告别首批访客360天后,于2011年9月发射的天宫一号再次迎来故乡来客。在顺利开启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舱门后,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3名航天员以漂浮姿态成功进入中国人的太空之家。
在神舟十号飞船于13时18分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后,驾乘飞船的3名航天员进入飞船轨道舱,将乳白色的舱内航天服更换为蓝色工作服。随后,指令长聂海胜与航天员张晓光率先进入对接通道,准备开启天宫之门。
在天宫门口,指令长聂海胜的表情轻松自信,他松开了开门的“钥匙”——一个金属质感的把手,稍一用力,“钥匙”在空中打转,这是太空环境带给航天员独特而奇妙的体验。
地面科研人员完成对天宫一号舱内环境的检查确认之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向航天员下达了进入天宫一号的指令。
随后,天宫一号的大门被轻轻推开,米黄色的“地面”呈现在眼前。
仿佛一条灵活的鱼,聂海胜一边轻轻挥手,一边进入天宫一号。
记者从指挥大厅的大屏幕上看到,天宫舱内,大红的中国结仿佛在向故乡来客致以“问候”。站稳了的聂海胜转过头去招了下手,等候在舱门口的张晓光欢快地“漂”进天宫,脸上的笑容洋溢着自信。
最后进入天宫舱内的,是神十乘组中的女航天员王亚平。3名航天员手挽着手,面对着舱内摄像机,向地面挥手致意。
入住“新家”后,航天员将在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中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等活动。
此外,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也将成为中国最高的“讲台”——航天员将在这里为青少年授课,在距地球300公里以外的太空展示失重环境下奇特的物理现象,共同探索宇宙的神奇和美妙。
延伸阅读
天宫一号接受考验
接近设计寿命末期的天宫一号将接受考验。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表示,客观地说,2011年9月天宫一号发射入轨以来,已在轨运行600多天。运行期间,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和神舟九号飞船进行了四次交会对接。天宫一号设计寿命是两年,目前已处于设计寿命末期,部分元器件性能可能有所降低,经过航天员驻留特别是在有氧环境下密闭了近一年,微生物的存在可能给舱内环境带来一些变化。但武平也表示,通过近两年来的密切在轨监视和科学维护管理,目前天宫一号所有设备均工作在主份状态。为了保证天宫一号在寿命期内完成工作,在研制天宫一号时,相应的冗余设计和产品的寿命试验都已经过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