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期提示
2000年4月,冯小刚、刘震云来洛采风,先后在洛阳东车站、安仁里、基督教堂等地考察。冯小刚洛阳行留下一个谜团:在洛阳历史上,梅甘神父是否确有其人?本报记者展开深入调查,独家解开谜团。
1 多方寻找
难觅梅甘神父
寇北锁先生说,冯小刚一行在洛阳市区只去过基督教堂一个宗教场所,只是简单地听了听牧师布道,没有和教堂方面接触。记者最好奇的是:1942年时,梅甘神父是否在这个基督教堂?
我们赶到位于新街的基督教堂,负责看门的信徒冯建民师傅接待了我们,并通过电话联系上了该教堂的负责人田运善先生。田先生说:这座基督教堂始建于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原名为“美国福音堂”,晚清、民国时期,一直由美国传教士负责管理,教堂还办有美国医院(第一人民医院的前身)和崇德小学。田先生坦言:冯小刚2000年到教堂一事,教堂并不知情。
据《洛阳市瀍河回族区志》记载,冯小刚考察的这座基督教堂,原名为“美国福音堂”,1907年由美国信义会(基督教新教的一支)传教士付一民在东关兴隆街建立,之后在其北侧建立美国医院(后改名为福音医院),民国时期该教堂的美方牧师主要有林培、里约翰、汉森、殷惠福等人。
据从小在这座基督教堂对面居住的西新安街小学退休教师陈富珍回忆,她小时候经常到教堂里玩,蓝眼睛、高鼻子的美国牧师很和气,偶尔会给她一两个“螺丝糖”吃。
在肖家街教会负责人史慧敏女士的介绍下,我们在九都东路洛阳日报社家属院找到了曾在崇德小学上过两年学的周玛丽女士。周玛丽今年82岁,伊川彭婆人,1946年到1947年,她在崇德小学上学。
据周玛丽回忆,崇德小学主要开设地理、历史、公民、自然、国语、数学等课程,学生不需要交学费,学校还免费管饭。周玛丽从她父亲那儿听说,1942年,“美国福音堂”为难民开设粥棚,救了不少难民。当时,教堂收容了不少难民和穷人,有人住在教堂内,也有不少人在教堂附近打了窑洞,长期住了下来,每到饭点,就到教堂吃饭。1942年灾荒最严重时,周玛丽家里也快揭不开锅了,她的父亲赶车到“美国福音堂”,教堂发放了一麻袋高粱米、一麻袋谷子,帮她家度过了灾年。
“‘美国福音堂’里有没有一个梅甘神父?”记者问道。“不可能,‘美国福音堂’属基督教信义会,属新教系列,只有牧师,哪来的神父?”周玛丽果断地说。
2 东车站天主堂
也没听说过梅甘神父
记者恍然大悟:神父是天主教里的称呼,在基督教新教里只有牧师,要寻找梅甘神父,只能到天主教教堂寻找。
在洛阳东车站附近自立南街68号有一座天主堂,这是洛阳市区唯一的天主教教堂。记者前去采访时,教堂的几位负责人都没听说过梅甘神父这个人。据了解,民国时期,负责该天主堂的是意大利籍主教巴友仁。
记者查阅了“百度百科”和“维基百科”中的“天主教洛阳教区”词条,上面明确写着:1929年5月25日,教廷从郑州代牧区分设洛阳监牧区,由意大利圣方济·萨威外方传教会(S.X.)管理。1935年1月28日,洛阳监牧区升格为洛阳代牧区。1946年4月11日,洛阳代牧区升格为洛阳教区。1931年至1954年,洛阳教区的主教是巴友仁。
探访梅甘神父的行动再一次陷入困境,连记者都在怀疑,难道电影《一九四二》中的梅甘神父,真是一个虚构人物?
3 经过调查
梅甘神父确有其人
记者不甘心,多方查阅资料,找到了1943年3月22日白修德在美国《时代周刊》刊发的、当时轰动整个西方世界的新闻报道——《等待收成》。
白修德在《等待收成》一文中说:“在洛阳,我们拜访了来自爱荷华州埃尔多拉的托马斯·梅根主教,他是位好心肠的爱尔兰神父,他用美国援助的资金建起了诊所。”
记者心头一动:梅根和梅甘只有一字之差,可能是汉语的译音不同,但可以确定,在洛阳历史上确有梅甘神父其人!
经过努力,记者找到宗教文化出版社2012年10月出版的《河南天主教编年史》,这本书中有《河南天主教大事记》一文。
《河南天主教大事记》记录了从1912年到1948年河南天主教发生的大事,我们耐心查询,终于在“1936年”条目中查到如下纪录:1936年9月17日,圣言会会士、美国人米干(Thomas Meagn)在沁阳被祝圣为监牧主教(代理主教),米干生于1899年。
米干,是不是就是梅甘神父?
《河南天主教大事记》记载:1942年年底,南京教区主教于斌来到河南,在洛阳同新乡监牧米干、韩克理神父制订了一个计划:1.米干应当留在洛阳,全面负责那里的教务;2.……
原来,在洛阳历史上,梅甘神父是个真实存在的人,在天主教界,他的中文译名叫米干!
■ 下期提示
梅甘神父,也就是米干,他在洛阳仅仅呆了5个月,然而,这段时期恰逢白修德来洛采访河南饥荒,他负责接待并陪同。采访路上,都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请关注下期《城市档案》之《白修德洛阳采访,米干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