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殿欣在检查蜜蜂 |
|
□见习记者 牛鹏远/文 李渊博/图
截至昨日,有9名热心养蜂人拨打本报热线66778866,回应12日本报A08版刊登的《除了杀生,就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吗》一稿。他们希望依托本报热线,成立“收蜂特工队”,帮助市民收走居住区内的蜂群。
如果您再遇蜂群,不要急于灭杀,可拨打本报热线66778866联系“收蜂特工队”,请他们出马收蜂。
9名养蜂人,个个是高手
在报名的9名养蜂人中,既有靠此为生的蜂农,也有养蜂玩儿的蜂迷;既有养蜂40多年的老翁,也有刚接触蜜蜂不久的小伙儿……虽然年龄、阅历不同,但他们天生都对蜜蜂着迷,在养蜂、收蜂方面个个都是能手。
67岁的刘殿欣家住涧西区南华新村,是一名职业养蜂人,有40多年的养蜂史。和记者联系时,他正在蜂场侍弄自己的60多箱蜜蜂。
西工区的郭正娃老家在嵩县白云山,他从小就跟着父亲养蜂收蜂。7年前,父亲去世后,郭正娃便把父亲留下的6箱蜜蜂搬到了洛阳。
76岁的冯先生是报名者中年龄最大的一个,养蜂25年。“我每天都要抽空观察蜜蜂,看着这些小东西,心里舒坦。”冯先生说,养蜂的学问很大,收蜂的技巧更多。
有20多年养蜂经验的赖先生,养蜂纯粹是为了能吃到纯正的蜂蜜。赖先生说,2011年,他接到朋友求助,曾到上阳花园将集结在空调机外的蜂群收服。
蜂脾引诱、瓮中捉蜂……你见过吗?
如何收服这些惹祸的小蜜蜂?9名养蜂人马上打开了话匣子:蜂脾引诱、瓮中捉蜂、放烟熏烤……
蜂脾引诱:等蜂群落到树干或建筑物上后,将表面涂有蜂蜜的蜂脾小心地靠近蜂群。蜜蜂嗅到气味后,会主动飞落到蜂脾上。等蜂脾上落满蜜蜂,养蜂人便可将蜂脾放进事先准备好的蜂箱内带走。
瓮中捉蜂:将里面涂有蜂蜜的纸盒倒扣在蜂群上方,用笤帚把蜂群轻轻赶进纸盒……这时养蜂人要耐住性子,动作轻捷,等蜜蜂全部进入后,将纸盒装进编织袋或大纸箱内运走。需要注意的是,纸盒要自始至终口朝下,且不能有剧烈晃动,防止蜜蜂受惊而四处逃散。
放烟熏烤:如果蜜蜂在小区内筑巢,情况就比较复杂。养蜂人需先点燃锯末或干草,用烟将蜜蜂赶出巢穴。等蜜蜂再次在树上成群后,再用蜂脾引诱和瓮中捉蜂的方法将蜜蜂收服,捣毁巢穴。
冯先生说,为防止收走的蜜蜂循着气味找回来,需要把蜜蜂装箱后运到两三公里之外并停留一周左右。
成立“收蜂特工队”,如需收蜂请拨打本报热线66778866
刘殿欣说,当蜂巢内出现新蜂王后,为避免厮杀,老蜂王会带领部分蜜蜂“离家出走”,另寻筑巢地。离家途中,蜂王会带领蜂群落在树上临时“歇脚”。
“离家的蜜蜂就像逃荒一样,很可怜。只要不惹它们,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长期研究蜜蜂的郭正娃说,在人类所利用的1300多种植物中,有1000多种需要蜜蜂授粉。蜜蜂是自然界里最大群体的授粉昆虫,也是人类唯一可以控制的最理想的天然授粉者。
冯先生说,洛阳作为全国文明城市和牡丹花城,每年花开时节,数以亿计的蜜蜂飞舞在牡丹丛中授粉采蜜,是人类和自然和谐相处的见证。“灭蜂不如保蜂,真诚恳求市民不要随意灭杀这些可爱的精灵。”冯先生呼吁。
为此,本报联合9名养蜂高手成立了“收蜂特工队”,并将他们的联系方式精心整理。如您在小区、闹市遇到蜂巢或蜂群,可随时拨打本报热线66778866联系,我们将派“收蜂特工队”火速出动,将蜜蜂放归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