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03版:河洛评谭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水质预警“主要靠鱼”可笑吗
腐败分子凑数的会不开也罢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3 年 7 月 10 日 星期    【打印】  
河洛观潮
水质预警“主要靠鱼”可笑吗
□本报特约评论员 邓海建
    【新闻背景】 广西贺江水污染事件中,从广西方面出现死鱼到检测出水质超标,居然用了5天时间。公众想问,水质出现异常,下游主要靠上游预警,而上游预警难道主要靠鱼?(7月9日《广州日报》)

    鱼莫名其妙地死了,水却在官方话语中活着。这已经不是什么“神迹”了。

    7月6日凌晨4时许,广西环保厅对贺州市送来的水样进行检测发现:镉超标1.9倍,铊(tā)超标2.14倍。

    而在7日凌晨,地方一名副市长代表官方称“出水质量能达标,不会对民众生活起居及健康造成影响”。

    鱼死得如此蹊跷,硬说水质无虞,这不靠谱吧?

    水出事儿了,大家都在怪技术。对于此次污染事件的“元凶”铊,广东省环保厅环境监察局局长周全说,铊并非常规水质监测污染物,粤桂两地都只有省级环境监测部门能分析其含量。可眼见河水色彩斑斓了,鱼虾异常反应了,还不快快警醒吗?

    有人嘲笑水质预警“主要靠鱼”,但其实沿江沿河走走就可能发觉,“主要靠鱼”也不容易。

    尽管“水质恶化是引起鱼病的主因”已成共识,但近年来,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死鱼事件,有多少被认定为“水质污染”所致?

    渔民找检测机构检测的不算证据;官方给出的清白结论,又说服不了渔民——太多的纠葛以渔民亏损收场,“靠鱼”检测水质谈何容易?

    河北沧县污染水似煮过红小豆,辽宁阜新地下水污染成“绿茶”,云南东川流出“牛奶河”……问题是,少数职能部门宁可用仪器来读数,也不愿“靠鱼”来检测,结果要么天花乱坠,要么似是而非。

    更重要的是,水质预警“主要靠鱼”并非粗放的检测方式。鱼类其实是一种有效的生物监测和预警手段,不少自来水厂会在取水口养鱼,通过观察鱼的反应来看水质是否被污染。

    譬如香港的自来水厂就养有一种特殊的鱼,可对水中的几百种毒物产生敏感反应;北京自来水集团也在水厂的源水沉淀池中投放对水质非常敏感的小鱼,替市民“尝”水。

    当然,鱼跟鱼可能不一样,但生物应激反应的群体变化,对水质安全就没有丝毫警示意义吗?

    技术可能有局限,资金可能有缺口,但若能稍稍对“主要靠鱼”的水质预警秉持起码的警惕,水恐怕也能更安全一些。这真是一点也不好笑的事。

下一篇4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洛阳社区热帖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

≡ 河洛文苑 ≡

≡ 馋猫大本营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