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2012年,我国的男女比例为117∶100。不过,洛阳晚报记者走访我市多家婚介机构了解到,目前情况恰恰相反。登记征婚的女性大都比男的多,25岁至35岁的未婚男女比例最高达到1 3。(见本报昨日A18版报道)
词典拒收“剩男剩女”的词条也好,“25岁剩女”的情感焦虑也罢,在现今眼球效应时代,标签化的“剩女”,一次又一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在洛阳也不例外。婚恋这个原本私密的事情,逐渐高度公开化、社会化,成为公共话题,晚报的调查报道都要关注了。
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中借方老爷子之口阐述:嫁女一定要嫁胜似吾家,娶媳一定要娶不如吾家。朴实的言语,却将择偶“梯度效应”的精髓和盘托出。在这个模型中,高层次的女性和低层次的男性都面临着择偶困境。一些高学历、高收入、高智商,长相也无可挑剔的女性成为“剩女”,正是这种效应的产物。
不论是笃信完美主义的理想爱情观,还是“吃一堑,长一智”的恋爱阴影,抑或是将婚姻作为改变命运途径的“干得好不如嫁得好”,每一个剩女的背后,都有着不同的身世背景、生活经历、性格偏好、情感诉求、择偶标准。因此,不该简单地把洛阳的“剩女”们看成一个整体,而忽视她们个性化、差异化的婚恋诉求。
知名女性学者、北京大学教授佟新认为,有些“剩女”之所以“剩”,不是因为她们不够好,而是因为她们的情感需求过于美好,无法商品化。可是,在消费社会,人们已经难以获得和享受“纯粹”的情感生活。究其原因,在商品化的生活中人们失去了表达情感的手段和能力,因为所有方式都是物化的、商品化的。小到鲜花、戒指,大到房子、车子,经济元素越来越多地嵌入到情感生活之中。
与“理想派”相对应的,“剩女”中也存在着“现实派”。一些过于理性、过于现实的女性,总是试图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收益,她们往往对择偶对象设置种种指标,一旦某一方面“不达标”,会立即将对方打入“冷宫”。这种好高骛远、脱离实际的择偶方式,通常会“竹篮打水一场空”,失败的心灵体验也会在“剩女”身上不断累积。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婚恋活动归根结底是实践活动。“剩女”要走出难嫁困境,一方面需要个体进行观念重塑和价值观更新,要学会客观认识自己和积极争取,要在坚持情感本位的基础上,实现物质与情感的平衡;另一方面,全社会要创造一个宽松的舆论环境,以一种更加平和、包容的心态来看待“剩女”,让她们不论是找对象还是生活,都能更轻松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