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B02版:国内·综合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山东滨州亿元“航母”搁浅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13 年 8 月 2 日 星期    【打印】  
山东滨州亿元“航母”搁浅
缺乏地缘优势,政府“断奶”等因素或造成该项目如今的困境
    “中海航母”项目

    (据 人民网)

    □据 《中国青年报》

    位于山东滨州国家水利风景区中海内的仿造航母项目,始建于2003年,累计耗资1.2亿元,曾是滨州市重点工程,一度被视为当地旅游的名片。然而,对这座三线城市来说,规模巨大的“中海航母”显得过于超前,以至于慢慢“搁浅”,变成一个“大水泥疙瘩”。为了挽救这艘“航母”,当地政府作了诸多努力与尝试,但效果始终不佳。

    由盛转衰的城市名片

    资料显示,“中海航母”项目以美国尼米兹企业号航空母舰为蓝本,按1∶1的比例建造。“航母”全长260米,宽56米,建筑高度31米,总使用面积为3.5万平方米,可同时起降5架直升机,能同时容纳1500人就餐。

    “航母”开建于2003年,按四星级酒店标准建设,是“集餐饮、住宿、娱乐、健身、洗浴诸功能于一身、风格独具的高档餐饮娱乐场所”。

    从计划投资3000万元,到实际投资1.2亿元,“中海航母”的建设成本一路飙升。直到2008年“中海航母”才陆续有商家入驻。起初,“航母”异常火爆,周边县城的居民都跑过来玩,“航母”内各商家的生意非常好。然而,好景不长,到2010年,这种火爆场面就不再出现,餐饮、娱乐商家接连关门歇业。现在,这一项目处于荒废状态。

    “小马拉大车”的悲剧

    “航母”如今的境地让很多滨州人备感惋惜。滨州市政协委员王忠敏曾专门调研过“中海航母”项目,并提交了一份提案。

    王忠敏在提案中分析说,前期入驻商家的短暂兴旺,一是得益于政府的多方面支持,除了对商家减免一定的费用外,还用行政手段把一些政府活动安排在上面;二是得益于周边市民初始的猎奇游玩心理。

    他分析,此后随着政府把精力转到黄河三角洲开发上,“中海航母”遭遇“断奶”;加上市民的猎奇心理趋淡,项目也就由盛转衰。

    “中海航母”的短板在于其所在地滨州缺乏地缘优势。滨州地处鲁北,相较于胶东沿海城市,交通水平一般,流动人口较少,其周边城市输送游客的能力也不强。这些因素造成了“中海航母”这个项目“小马拉大车”的悲剧。

    延伸阅读

    项目好不好市场说了算

    旅游经济专家刘思敏曾指出,“中海航母”项目“借航母噱头,打造旅游服务综合体”的创意很好,但缺乏地缘优势,加上资金管控不利以及政府过多介入,使得该项目最终搁浅。

    刘思敏表示,航母最初计划投资3000万元,后来不断追加到1.2亿元,说明成本预算和后来的成本控制很不到位。它背后是政府部门在负责,没有由市场主体来决定,这样影响了项目效果。

    刘思敏强调,创意、规模是现代旅游经济的正确模式,但前提是政府和市场各司其职。“没有政府支持,肯定干不成,但最终要让市场、投资商来唱主角。光搞形象工程,必死无疑。” (据 人民网)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洛阳社区热帖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

≡ 河洛文苑 ≡

≡ 馋猫大本营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