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尊 (资料图片) |
|
洛阳地处“天下之中”,是最早的中国,《史记·货殖列传》《史记·封禅书》《史记·刘敬传》都有确切记载。
东汉班固《两都赋》称光武帝建都洛阳为“迁都改邑,有殷宗中兴之则焉;即土之中,有周成隆平之制焉”,他又称洛阳“处乎土中,平夷洞达,万方辐奏”。
宋代李格非说:“洛阳处天下之中,挟崤渑之阻,当秦陇之襟喉,而魏赵之走集,盖四方必争之地也。”因“成周雒邑”居“天下之中”,故称中土或土中,这也应该是后来河南省地区称中州或中原的由来。
河南正式作为行政区划,应该始于汉代河南郡。战国秦庄襄王元年(公元前249年),秦于河洛地区置三川郡(以境内有黄河、洛河、伊河而得名),郡治雒阳(今洛阳市东北,即汉魏洛阳故城)。汉二年(公元前205年),汉高祖刘邦改三川郡为河南郡,治雒阳,辖雒阳、河南(汉置县)、偃师、缑氏、巩、成皋、荥阳、新郑、中牟、开封等22县,范围大体相当于古河南地,即河洛地区(关于河洛地区的范围,一般指西到潼关、华阴,东到郑州、开封,南到汝州、禹州,北到济源、晋南这一区域)中东部一带。东汉光武帝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改河南郡为河南尹。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一词的最初含义,在地域上原本指洛阳一带。
中国一词,曾见于《尚书·周书·梓材》《诗·大雅·民劳》《诗·小雅·六月序》中,还有其他早期典籍。但中国一词,最早而又可靠的应是见于1963年陕西省宝鸡县出土的青铜器何尊的铭文中。其文中有“余其宅兹中国,自之乂民”等语。
何尊为西周初年第一件有纪年铭的青铜器,系名“何”者作于周成王五年。由全文可以看出,这里的中国指周王朝疆域的中心地区,即成周,也即今洛阳一带。
洛阳地处天下之中,是最早的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心目中的中心。所谓得中原者得天下,而中原的核心则在河洛地区,在洛阳。这种以洛阳为中心的观念或情结,对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对国家的稳定、巩固和统一,已经发挥并将继续发挥巨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