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小杰展示他的微型相机 |
| 杨小杰正在把玩他的老式相机 |
|
1 20多部相机被“肢解”
住在洛龙区在水一方小区的杨小杰,家里摆着大大小小20多部相机,其中“年龄”最大的是20世纪40年代的德国相机,中国早期照相馆里的“庞然大物”也在其中,就连火柴盒大小的日本间谍相机也被他搜罗到家了。这些相机都被杨小杰拆解过N遍,不过它们依然完好无损,还能正常拍照,可见杨小杰的功夫了得。
杨小杰说,他是一个喜欢安静的人,退休以后没什么事,就喜欢一个人在书房里,戴上老花镜开始相机“拆解之旅”。拆解相机可不是简单的事,最初他常常把一部相机拆得七零八落的,却装不到一起,很懊恼。后来他摸索出一套方法:先把相机的大部件拆下来,分别编码,然后再一点一点地拆小零件,每拆一个就在一张纸上按顺序画上草图,等装配的时候就按顺序倒着装,一点也不乱。
杨小杰最享受拆解的过程,因为他能从中了解相机的构造,学到一些摄影技术。为什么早期的国产相机那么笨重,拍出来的照片质量不高,而国外相机小巧精致,拍出来的照片还十分清晰?在给相机“开膛破肚”之后,杨小杰再开始“安装之旅”,这一天下来,他觉得十分充实。
2 搜罗相机不疲倦
杨小杰喜欢相机由来已久,上初中时,邻居家有一部相机,杨小杰爱不释手,借来用了一次还把相机弄坏了,遭遇尴尬后,杨小杰发誓一定要拥有自己的相机。
后来杨小杰终于有了一部自己的相机,整天带着拍来拍去,此后只要看到不同类型的相机他就有收藏的冲动,朋友们也知道他的爱好,投其所好为他提供线索。
2012年年初,朋友告诉他,濮阳有台早期照相馆里的“大块头”相机要卖,一听这消息,杨小杰来了精神,当即驱车赶赴濮阳,在当地找了几个朋友帮忙把照相机一点一点地拆解、分装,装上了车,等回到家天已经黑透了。
第二天一大早,杨小杰就起床研究相机的结构,组装了大半天,他越看越别扭,总感觉缺点儿啥,打电话一问才恍然大悟,原来朋友们喝多了,把相机的一条腿落在濮阳了。他又让对方发快递,总算相机腿身合一了。嘿,这部又高大又古老的相机你是不是很眼熟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