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乘坐的专机于1949年5月17日下午4点50分降落在澎湖,落脚后进驻城外的贵宾馆。据蒋经国记载,蒋介石到了澎湖后,眼看“中枢无主,江南半壁业已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才下定了决心去台“重振革命大业”,在澎湖也只逗留约一周时间,策划江南作战以及上海、华南两战场指挥事宜。其实由于海风太大、盐分过高,马公的建筑及生活资源均不适宜建立所谓训练基地。事实上,陈诚之前早派人到此勘察,发觉这里交通和通信颇为不便,因此早在4月29日电报中即建议蒋介石痛下决心,尽早长驻台湾,以作为“革命复兴最后根据地”。
待蒋介石到了澎湖,其在东南海上建基地的构想才破灭,另外,他还发现澎湖要塞和营区破败无人,蒋介石气愤地在日记中写道:“遁迹绝世,了此一生。”
5月21日,陈诚以及负责督运黄金到台湾的央行总裁俞鸿钧等人,飞到马公探访蒋介石,陈诚来此是商量运抵台湾黄金之事的。原来李宗仁眼看他的军政措施遭蒋介石抵制,长江防线又被解放军击溃,南京失守,上海、杭州岌岌可危,因此匆忙飞往广西桂林与桂系将领商议应变之事,但国民党打算转到广州另起炉灶。
当时国民党官员居正、阎锡山、白崇禧等人飞往桂林协调,希望劝回李宗仁。李宗仁则委由居正交给蒋介石六点备忘录,即所谓的《谈话记录》。作为其加入广州国民政府的条件,在这六点备忘录中,李宗仁要求完整的军事、人事权,将移往台湾的黄金与军械运回,并请蒋介石出国,他方肯回广州,否则他将“自请解除代总统职权”。
蒋介石看到何应钦转来的《谈话记录》后,在日记中痛批李宗仁“愚拙荒唐”,“为任何无耻军阀所不及”,更“展现蛮横、恫吓、要挟、争权夺利,最卑劣无赖之形态”。蒋介石指出李宗仁的最主要目的就是逼迫他出国。
蒋介石复函李宗仁,除坚持绝不出国外,以虚以委蛇的态度回应了其他五点要求,特别是在运台黄金方面,蒋介石称当初是为避免国家财富遭劫持,所以下令将黄金转移到安全地点。眼看蒋介石无意就范,李宗仁仍转赴广州参与政务,并宣布由行政院在广州召集财政粮食会议,邀请担任台湾省主席的陈诚出席。
陈诚此行出乎蒋介石的意料,直到会议结束后陈诚直飞马公向蒋介石汇报有关情况,才让蒋介石稍微安心。
在这段时间里,蒋经国为传递蒋介石号令,搭机穿梭在马公、福州间,商量兴建碉堡事宜;也曾飞往台北和陈诚、彭孟缉商量如何安置涌进台湾的大批难民。蒋经国原打算乘飞机到上海视察,但因机械故障,转降台湾嘉义,当再度起飞并抵达上海上空时,上海已是炮声大作,蒋经国只能折返嘉义降落。
由于中国台湾地区被列为美国与中国香港地区之外“国府”人士避难的第三选择,大批党政人士与家眷陆续逃往台湾,松山机场几乎“银翼蔽空”。每天来台人数有5000多人,旅馆天天客满,市场秩序混乱,物价飞涨,黑市外币交易横行,黄金价格猛涨,从大陆迁台的大量物资、军品与政府单位更让基隆与高雄两个港口不堪重负。由于各种不利因素不断增加,陈诚于5月11日急电蒋介石,盼其即刻飞台,安定人心。
5月15日,陈诚再度电催蒋介石尽快赴台。
至于蒋介石为何游移海上,并从17日开始停留澎湖,据国民党的官方说法,是希望混淆解放军的视线,不让台湾这张底牌提早被摸清,以防解放军集结兵力提早攻台。不过坊间也有说法称,蒋介石因出发前与陈诚联络不上,临行前也未接到欢迎来台的电报,担心发生意外才徘徊不前。毕竟当时陈诚除掌管迁台物资分配,包括党、政、经、军、情都是大权在握,一人身兼台湾省主席、中央在台物资处理委员会主委、台湾省警备总司令、台湾省党部主委等要职,地位极为关键。另外,对蒋介石已没有任何期待的美国,私下再度探询陈诚“驱蒋自立”的可能性。虽然陈诚虚与委蛇,希望骗到美援,但美国人还是判断陈诚并无背叛蒋介石的可能,致使政变方案胎死腹中,陈诚还向蒋介石报告了美方的企图,以此表达他个人的忠诚。
(摘自《蒋介石后传:蒋介石台湾26年政治地理》 师永刚 方旭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