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网络谣言人人喊打,而在现实生活中,还有一些被忽略的“官谣”。“官谣”的产生根源,是急于想撇清自身污点的某些单位或个人。日前,新华社记者梳理出一些官方“先否后肯”的怪现象,足以引起一些不注重多听、多看、多调查,遇事善于说谎、急于否认的相关部门重视。(8月29日《新京报》)
事实上,在大数据时代,谣言对秩序与规则的戕害,早已呈现病毒式扩散,既没有网上网下的分别,也没有源于何处的差异。
这些天,少数网络大V的道德画皮让人大倒胃口——那么,与之对应的,那些睁着眼睛说(过)瞎话的官方部门与公职人员,在造谣传谣中的恶劣表演,难道就可以因为“人人都是责任人”、成了“有背景的妖怪”而一笑了之?
权力部门以公信力背书,将真相污蔑为谣言,如此指鹿为马、混淆黑白,这是比不明就里的传谣更恶劣的行为。一者,它肆意破坏了社会诚信生态,令权力话语陷入危险的“塔西陀陷阱”。一个地方部门说谎,令整个地方权力信用扫地,一旦遇到公共事件的“燃点”,这种破坏力就以社会心理及结构动荡的姿态呼啸而至,戕害公共利益。二者,官方谣言如此随意而司空见惯,令民众产生“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错愕感。官方说谎的无须担责、权力造谣的不用埋单,那么兴师动众的“整治谣言”行动,会不会失了公平与正义的准星?
有人说,民间谣言是“苍蝇”,官版谣言就是“老虎”。其实,无论是“苍蝇”还是“老虎”,在舆论关切的公共事件上嚣张造谣,这已经不能将之简单视为失败的危机公关,而应该从整治谣言的层面,打破这种“官谣犯法不究责”的惯性。一句话,“官谣”不能遁入法外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