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08版:洛阳·城事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秸秆制炭新技术 令“一废”变“多宝”
金秋汽车博览会让您买车够实惠
我市又一同城购物网站上线运行
成人高招17日开始网上报名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3 年 9 月 2 日 星期    【打印】  
历时两年,耗资近300万元,“民间发明家”陶予敏又有新发明
秸秆制炭新技术 令“一废”变“多宝”
□记者 徐翔 见习记者 刘晓宇 特约记者 王占国 文/图
陶予敏展示用秸秆制炭新技术制造的机制炭
    近日,我市“民间发明家”陶予敏又发明一项新技术:利用秸秆制造机制炭。这种方法不但使制炭效率提高了近10倍,而且能耗大大降低。最重要的是,它能让曾让人头痛的秸秆变成“宝贝疙瘩”。

    试验历时两年终成功

    今年50岁的陶予敏是关林办事处练庄村人。1983年,他辞去初中化学教师这个“铁饭碗”,“下海”办起化工厂。30年来,一心扑在发明上的他获得了20多项国家专利,其中一半以上都转化成了生产力。

    两年前,他一头扎进实验室,研究起秸秆来。起初,他想用秸秆制煤气,可十几次试验均以失败告终。最终,利用秸秆制炭的方法浮出水面。

    从2010年10月到2012年下半年这两年时间里,陶予敏几乎天天都待在实验室里,一套几万元的试验炉用坏了七八个。

    2012年7月的一天,当制成的炭经过检测终于达到标准后,陶予敏像获得了百米赛跑冠军一样,高举着双手大声喊叫着绕着工厂的院子跑。

    至此,陶予敏用时两年、耗资近300万元研制的秸秆制炭新技术获得成功。

    秸秆变成炭的过程中还能“蹦”出好多宝贝

    在此之前,全国已经有不少秸秆制炭设备,但是这些设备采用的是传统技术,不但能耗大、效率低,而且对环境的污染很大。

    传统技术的流程是:秸秆→粉碎→压块→炭化。处理1吨秸秆,需要耗费380度电、4个人工,还要向空气中排放很多污染气体。

    陶予敏发明的秸秆制炭新技术,是对传统的一种颠覆。新技术的流程是:秸秆→加热→压块,处理1吨秸秆仅耗费45度电和0.75个人工,效率大幅提高,能耗降低近10倍。其中,最“革命性”也是最关键的是加热环节。

    陶予敏说,加热到一定温度后,秸秆会自然分解成水、炭和煤气,之后再进行压块。炭化后的秸秆自身就成了粉末状,无须提前粉碎。

    产生的煤气一部分用来对自身加热,另一部分可以储存起来当燃料。秸秆受热分解的化学反应中,还会产生另外两种宝贝:木质酸和木焦油。木质酸可以制作化肥,木焦油可用于医药、合成橡胶和冶金等部门。

    可以说,这种新技术真正让秸秆这“一废”变成了“多宝”。

    工厂已经开建,全部建成后可处理近半个汝阳县的秸秆

    目前,陶予敏的新发明已经通过环保部门等的审核,允许进行批量生产。

    “这套利用新技术处理秸秆的生产线在全国是第一个。”河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闫焉服表示,陶予敏的发明不但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大政策,还能解决秸秆带来的社会问题,创造更多附加价值,可谓一举多得。

    8月30日,陶予敏将制造出来的机制炭送到权威鉴定机构进行固定碳检验,其含碳量为81.48%,与木炭制品相比算是中上等。他将首条生产线落户在汝阳县陶营村,今年就能处理2万吨至3万吨秸秆,明年全部建成后,可把将近半个汝阳县的秸秆变成“宝贝疙瘩”。

下一篇4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洛阳社区热帖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

≡ 河洛文苑 ≡

≡ 馋猫大本营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