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讲人档案:李艳丽 西工区教体局党组书记、西下池小学校长 |
|
教育与现实的脱节
“孩子们考试成绩很好,但是对学校对学习恨之入骨。”
——上海闸北八中校长刘京海
“学生学到了一大堆的现成答案,这些答案是没有用的。”
——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
院长甘阳
“这次考完以后我一辈子都不用了,但就是一辈子不用的东西,可能决定了我的一辈子。”
——导演江海洋
以上是学者对我国教育现状的深刻揭露。
美国小学生没有书面家庭作业
2011年,李艳丽去美国参观了美国的学校教育。美国的小学生没有书面家庭作业,小学三年级以下不用考试,三年级时增加一门写作考试,四年级时有数学考试。
这与教育部日前的“减负令”(征求意见稿)内容相似。
对于教育部的“减负令”,很多家长持反对态度,他们不止一次地讨论:“敢让孩子不写作业吗?能让孩子不考试吗?”疑问背后反映的是家长的焦虑、恐惧和功利意识。
如果家长看清了中国的教育现状,了解了中美教育的差异,对于教育部的“减负令”能否持几分赞同呢?
不满12岁的孩子
手里没有实物就无法思考
美国的小学生不写家庭作业,他们在干什么?他们只是不做书面家庭作业,课余时间他们在阅读、做手工或进行课题研究,如对所在社区的人口进行调查。调查时,将涉及语言能力、沟通能力、数字统计和书面写作等。
小学生的学习应以形象思维为主,心理学家认为:让一个12岁以下的孩子手里不拿实物进行思考,几乎是不可能的。12岁以下的孩子应当在体验、感受中去学习,而不是进行抽象的逻辑思维,那是12岁以后该干的事情。
可是,中国的一些学校甚至家长却在强迫孩子进行枯燥的抽象思维式学习,用词语解释词语,用概念表达概念,不仅让孩子感到痛苦,而且违背了孩子的成长规律,对孩子的大脑是一种伤害。一些家长苦恼孩子为何越学越笨就是这个原因。
小学阶段应该有大量的课程开发,如开设各种各样的社团,让孩子多接触、多体验,有可能他一生的研究方向就取决于小学阶段的感觉和体验。
只要是孩子的真实感受,只要是孩子的真实表达,老师和家长都应该真诚地接纳,给予尊重,只有孩子感到自己是被尊重的、被允许的,他才能大胆地表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