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捐献的通信录等资料 |
| 王献贞(左)捐献河大校史资料 |
|
核心提示
7日,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漂泊后,一本1939年印于嵩县的《河南大学附设暑期补习学校通信录》,又回到其“出生地”——河南大学。
1939年至1944年,在炮火纷飞中,河南大学“藏学”嵩县,兴办学校、扶助农耕。
1 民国时期河大补习学校通信录“回家”
7日一大早,嵩县嵩州古灯博物馆馆长、收藏家王献贞便开车上路了,他要将《河南大学附设暑期补习学校通信录》捐献给河南大学。
11时许,王献贞到达河南大学。校史馆前,馆长王学春、副馆长刘建民以及档案馆前馆长张德昌、现任馆长齐彦波已经在此等候多时。
捐献仪式上,王学春和齐彦波郑重地从王献贞手中接过了这件珍贵的文物,诚恳道谢,并为王献贞颁发了捐献证书。
王学春说:“校史馆浓缩了河南大学建校一百多年的历史,但民国时期的实物史料非常匮乏。王献贞先生的捐赠填补了校史馆资料收藏的一项空白,见证了河大在嵩县办学的那段历史,非常珍贵。我们会永久性地保存在校史馆中!”
2 15年前,他从一摞旧书中发现了它
王献贞捐赠的这本通信录是一本薄薄的小册子,土棉纸印刷。封面是时任河南大学校长王广庆先生的亲笔题名,下有印章。
通信录内有包括校长王广庆在内共5位补习学校领导和老师写的4篇致辞,之后分别是“教职员通信录”和“学生通信录”。从致辞中可以看出,补习班共有230余名同学,分为普通部、初级部和高级部3个年级。通信录中记载了教职员和学生的姓名、性别、年龄、职务、履历、籍贯、通信地址等信息。
15年前,热衷收藏的王献贞到嵩县一个村子里去收购旧书籍,在一大摞旧书中发现了它。
去年偶然的一个机会,时任河南大学档案馆馆长的张德昌听闻王献贞有这样一本通信录后,便和校史馆相关负责人多次到王献贞家中拜访。张德昌看到通信录时非常激动,想要花重金收购,用于填补档案馆和校史馆的史料空白。
经过认真考虑,前不久,王献贞决定将通信录捐献给河南大学,送它回家。
3 老人回忆:河南大学到嵩县时
全县都轰动了
作为嵩县人,王献贞对河南大学搬至嵩县办学那一段历史有所耳闻,但并不了解。15年前,看到通信录后,他萌生了认真探究那段历史的想法,他曾按照通信录上的人名和地址遍寻嵩县,找到了3位老人。其中一位如今还健在,已经90岁高龄。
“老人们看到通信录都哭了,双手颤抖,他们自己的通信录在‘文革’中都丢失了。”王献贞说。
1939年5月,在抗日战争的硝烟中,河南大学自南阳镇平搬至嵩县继续办学,其中医学院留在县城上课,其他学院搬至县城西边的潭头镇(今栾川县潭头镇)上课。
王献贞说,据通信录上的老人回忆,河南大学的学生和老师到县城时,整个县城都轰动了;学生和老师都穿着长衫、戴着礼帽、剪着短发,给老百姓看病、教老百姓种地;讲卫生知识时,大家都是低着头、红着脸、闭着眼听的。
他们介绍,当时嵩县教育落后,河南大学在县城办起了七七小学、七七中学、伊滨中学、伟志小学、河大文学院附属简易师范学校、幼儿园、农民业余夜校和卫生护士学校等多所学校,其中河南大学附设暑期补习学校是为了方便学生考学设立的补习班。
王献贞说,一位新加坡华人也是这届补习班上的学生,曾两次到王献贞家想看看通信录,不巧王献贞都不在家,只得抱憾离去。
4 家中还有当时的教材和药方
将择日捐献
在捐献仪式上,王献贞提起自己还收藏有当时河南大学医学院的医生给嵩县百姓看病时留下的药方、民国时期的教材等。
王学春和张德昌异常激动,想要早点看到藏品。“关于那一段历史,我们知道的多,但能够看到的实物却寥寥无几。”王学春感叹地说。
参观完河南大学的校史馆后,王献贞决定,择日把药方和教材一并捐赠给河南大学。
“收藏在我手里,能看到的它只是少数人;放在河南大学的校史馆里,所有来参观的人都能感受到那一段历史的厚重。再说,我这样做也是送它们‘回家’。”王献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