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马继远 70后,洛阳土生土长,现在深圳谋职,闲时鼓捣散文,常被误认为老年作者。 |
|
初到深圳的人,或许会惊诧于深圳竟有这么多的“关”:梅林关、布吉关、南头关……非但如此,“关内”“关外”还是深圳人经常挂在嘴边的词儿。听多了,会让人觉得“关”的内外,仿佛真是两个世界。
一个“关”字,也容易让懂点儿历史或读过武侠小说的人神游九州,想到函谷关、玉门关、山海关。这些名关都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烈风黄沙、恩怨情仇,是金戈铁马、家国山河……正因为如此,“关”字便积满了历史的尘埃、岁月的风霜、时世的沧桑!只是,这一切会和年轻的深圳有关吗?
向早些年来深圳的人打听,他们会告诉你:现在来深圳很方便,以前可不是这样,需要办边防证,入关需要接受检查。为入关而经历苦痛的人,可能少不了抱怨。他们的痛苦经历,甚至同已渐渐被人们淡忘的“收容”“遣返”等词语联系在一起。
深圳这些“关”的来历,没有多少人能完全解释清楚。不过打听下来,你还是会恍然大悟:原来深圳的“关”与历史、武侠并不搭边;原来大名鼎鼎的深圳经济特区的范围,和深圳完全画等号,只是近两年的事儿。先前这些关卡隔开的,正是特区内外。
即便现在深圳经济特区的范围已扩大到了“关外”,“关”内外的差异仍相当明显。直入“关内”的人,初见深圳特区的高楼林立、车流人流,肯定会止不住感叹:特区就是特区啊!可某日经梅林或布吉出了“关”,则会使人产生很大的失落感:“‘关外’的城市面貌,竟和普通内陆城市差不多。”
隔开特区内外的这些“关”,深圳人习惯统称它们为“二线关”。如果你执着地发问下去,那也该有“一线关”啊,在哪里?估计没几个人能说清楚。
在网上查找,你可能明白深圳“一线关”是指粤港边境管理线,只不过“一线关”上没有叫“关”的,都叫“口岸”,如皇岗口岸、罗湖口岸等。“口岸”听上去要比“关”洋气点儿,那些出入境口岸,都通向与深圳毗邻的香港,口岸的数量,好像也是在全国城市中最多的。
如今在深圳,“一线关”少有人提及,却仍在那里坚实地扎着。“二线关”深圳人虽然依旧在不停地说,可已形同虚设,过“二线关”不再需要办理检查手续了。一些设在交通干道上的关卡,因为阻碍交通,还面临着被拆除的命运。
这些有点儿形似“柏林墙”“三八线”的“关”,曾将深圳一分为二,而当初设“关”却是为了改革开放。开放与关卡,就这么奇特地结合在了一起。无论这些“关”的最终命运如何,它们所承载的那段独特经历和记忆,都无法从深圳和我们国家的历史中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