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因违规将出版权转让给文化公司,导致大量质量低劣的学术论文被刊发并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经济生活文摘》杂志日前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依法吊销期刊出版许可证。(9月22日《山西日报》)
有人说,这年头但凡评过职称的,谁还没买过一两篇论文?这话听起来有失偏颇,恐怕却是最心照不宣的事实。
因此,不少人甚至觉得挺为《经济生活文摘》悲哀:一是学术期刊或伪学术期刊界早就泥沙俱下,与“学术”扯不上半点儿关系,大家不过都是花钱镀镀金、混混饭罢了,“抓点不抓面”,在法不责众的时候拿一家开刀,这算杀鸡儆猴还是挑“软柿子”捏?
二是国内学术期刊早就朝不保夕,整体素养大家都明白。不从面上的制度入手,“头痛医头”能解决好“大量质量低劣的学术论文泛滥”问题吗?
期刊卖身,无非两个原因:首先是学术市场化的溃败。学术期刊就像科研机构,不能立竿见影地出成绩、出政绩,拉不到广告、站不稳市场,一旦它们也与市场媒体一起“自求多福”,显然更容易“堕落”。遗憾的是,直到2012年年初,国家才拿出大笔社科基金雪中送炭;直到2013年,中国出版基金也才开始资助学术期刊。
其次是论文市场化的勃兴。各种评审晋级都好“科研论文”这一口,加上审查不严、答辩等程序阙如,论文买卖产业如火如荼。这个时候,嗷嗷待哺的期刊与论文市场一拍即合,不是太正常了?
今天,屁大点的事儿,也要论文来支撑。论文热就像外语热一样,已经成为令公众深恶痛绝的形式主义。人才评价机制看论文,职称晋级机制看论文,毕业就业还是离不开论文……凡此种种,不过是科研不自信使然:越是害怕“不学无术”,就越是创设出僵化的考评机制逼人不学无术。急功近利,量化考核,把严谨而动态的科研学术,机械地换算成看得见的论文篇目。
一句话,教条主义政绩观在学术层面的病症,就是久治不愈的论文崇拜病。而低劣论文泛滥成灾,绝不只是学术期刊带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