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9月2日金融知识有奖调查问卷见报至9月18日,本报收到了大量读者发来的纸质信件和电子邮件。通过对有效答卷的统计分析,我们发现参与此次调查的读者以男性中青年居多,而且大多数受过高等教育。然而,就了解金融知识方面来看,他们或许还是小学生。
1 中青年占多数 多受过大专、本科教育
统计发现,此次参与调查的男性占总参与人数的68%,女性占32%。
从年龄阶段来看,参与调查的多数是中青年,其中18岁以上至35岁(含)占27%,35岁以上至50岁(含)占55%,50岁以上的占18%。
从受教育程度来看,73%的参与者受过大专、本科教育,18%的参与者受过高中(中职、中专)教育,受过初中及以下和硕士及以上教育的各占4.5%。
从月收入情况来看,53%的参与者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43%的参与者月收入在3000元至6000元,月收入在6000元以上的仅占4%。
从以上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出,那些属于社会中坚力量,承担了更多家庭和社会责任且受过较好教育的中青年更关注金融知识,更渴望通过投资理财来改善自己和家庭的生活。
2 没人非常了解金融知识
参与调查者中有97%的人认为自己对金融知识了解一些,有3%的人认为自己对金融知识完全不了解,没有人认为自己非常了解金融知识。由此,结合参与者的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可以发现,即使受过良好教育,在社会上历练过,多数人还是感觉对金融知识不甚了解。
从想要了解的金融知识方面看,参与者想要了解的金融知识主要是银行、保险、股票、基金、黄金、信托等方面的知识。
在获取金融知识的方式上,接近64%的参与者认为通过看报纸可以有效帮助他们了解金融知识,除此之外,参与者还通过听公益讲座,通过阅读金融机构发放的宣传资料及图书来获取金融知识。
3 保险,想买但不知道买啥
在投资方面,有59%的参与者表示曾从事过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有55%的人曾购买过基金,有50%的人曾投资过股市,而曾投资过风险相对较高的期货的人的占比不到10%。虽然黄金近年来备受关注,但只有约5%的参与者表示曾投资过。
在对待高风险投资品种方面,多数投资者表现得很理性:有23%的参与者表示从不进行有较高风险的投资;有约一半的参与者表示会先将每月的固定支出预留出来,再进行一定比例的存款,剩余的钱用于高风险投资;有32%的参与者表示会先看市场情况,再决定是否投资,市场情况好甚至会借钱投资,市场情况不好就不投资;只有不到5%的参与者表示会将全部收入进行较高风险投资。
参与调查者对保险的态度更趋分散化:有41%的人表示想买,但不知道买哪种产品合适;有36.5%的人表示青睐于能提供高回报的保险产品;有23%的人还是倾向于能提供高保障的产品,他们认为即使保费高、收益低也没关系;还有23%的人认为人生没那么多风险,就是遇到了保险也不管用。
4 交钱容易赔付难成吐槽对象
有位读者在来信中表示,“某家银行工作人员曾把某种保险当固定收益的理财产品推销给家人”。他认为“这是虚假宣传”“这是很不道德的行为”。
不少读者来信就金融行业的营销和服务问题提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如应讲诚信;应该加强宣传,要耐心服务;条款要简明易懂,无陷阱;宣传要透明;不要忽悠老人;要根据不同人群作不同宣传等。
而在保险方面,交钱容易赔付难是不少读者的吐槽对象。有读者表示,有些保险业务员在宣传产品时对客户死缠烂打、过于热情,一旦成交就立马变脸。因此,他们建议保险公司要提升其售后服务质量,提高办事效率;业务员个人要讲信用,公司要有信誉;固定服务人员要定期上门服务;条款通俗易懂一些,让一般人都能明白等。
在银行产品和服务方面,参与调查者反映的主要问题有理财产品解释不清、办理业务排队时间长等。他们建议银行提高办事效率,增开窗口,在排队过程中不要总是优先考虑贵宾客户,让普通客户等得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