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C04版:经典洛阳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周礼》:影响深远的周公之典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13 年 10 月 15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古代典籍•名人名著篇⑤】
我国古代典籍浩如烟海,其中不少与洛阳相关:或由洛阳人所著,或所述为洛阳事,或成书于洛阳……在那些发黄的纸张背后,闪耀的都是智慧的光芒。在本系列中,我们选取部分古籍,看看它们当年的模样。
《周礼》:影响深远的周公之典
□记者 张广英
郑玄注《周礼》
    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

    大司寇之职,掌建邦之三典,以佐王刑邦国,诘四方。一曰,刑新国用轻典;二曰,刑平国用中典;三曰,刑乱国用重典。

    凡王之馈,食用六谷,膳用六牲,饮用六清,羞(同“馐”)用百有二十品,珍用八物,酱用百有二十瓮。

    ——《周礼》

    周公营洛,制礼作乐

    “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如果你熟读《三字经》,大概会记住这句话。

    而周公和《周礼》,又和洛阳有极为密切的联系。自从3000多年前营建洛邑,并在这里制礼作乐,周公和洛阳的名字,就常常被写在一起。

    他姓姬名旦,是西周文王的第四个儿子,周武王的同母弟,早在周灭殷商的战争中,就“常左翼武王,用事居多”。不过,他真正在历史舞台上成为主角,是在灭商之后。

    当时灭商不久,大局未稳,武王就病死了。继位的成王年纪尚幼,便由叔父周公摄政。可是,有人不干了,到处散布流言,说周公有篡夺王位的野心,并勾结殷人发动了叛乱。周公顶住压力,用三年的时间平息了叛乱。之后,他建议成王把国都迁到洛邑(即今洛阳),以加强对全国局势的控制。

    在此之前,周公已到洛邑进行过实地考察。他营建的新都洛邑南临洛水,北系邙山,东西长而南北短,外郭城内有二城:瀍河以西称王城,为周天子所居;瀍河以东称下都,为殷顽民所居。在二城之间的瀍河两岸,是成周八师的军营。成周八师西卫王城,东监下都,肩负着特殊使命。

    为保证周王朝的长治久安,在营建洛邑的同时,周公还制礼作乐,严格规定了君臣、父子、兄弟、亲疏、尊卑、贵贱等礼仪秩序。成王六年,洛邑建成。周公在这里举行了盛大庆典,正式册封天下诸侯,并颁布了各项典章制度。

    等这一切做完,成王也长大了。在摄政的第七年,周公决定彻底还政成王。当年的流言不攻自破,他的德才兼备,他的忠诚勤勉,都被世人看在眼中。正如曹操在《短歌行》所说:“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还政成王之后数年,周公病重。去世之前,他要求把自己葬在洛邑,以示臣服于成王,至死不离开成王。然而,成王还是将他葬在了文王墓地(在今陕西)里,表示自己“不敢以周公为臣”。

    皇皇《周礼》,原名《周官》

    周公一生的重要言论,如《大诰》《无逸》《立政》等,多记载在“上古之书”《尚书》中,而他的主要著作,则是居于《三礼》之首的儒家经典《周礼》。

    不过,这部书最早的名字不是《周礼》,而是《周官》。它“著六官,存治体”,通过官制来阐述治国方略,包括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六个方面。冬官部分早已散佚,西汉时又补上了内容相似的《考工记》。

    书中六官各司其职:天官主管宫廷,地官主管民政,春官主管宗族,夏官主管军事,秋官主管刑罚,冬官主管营造。从礼的体系来看,它既有祭祀、朝觐、巡狩、丧葬等国家大典,也有用鼎制度、车骑制度、服饰制度等具体规制,还有各种礼器的等级、组合、形制的记载,内容极为详尽丰富,几乎涉及了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在上古文献中十分罕见。

    不过,此书在先秦文献中并无记载,而是到西汉景帝时期才被河间献王刘德发现。由于当时汉王朝已将《诗》《书》《易》《礼》《春秋》五经列为儒家经典,加上《周礼》所述制度与当时制度相左,它便被“藏于秘府”,束之高阁。

    又过了百余年,到汉成帝时,刘向、刘歆父子整理秘府所藏文献,重新发现了《周官》。刘歆对此书非常推崇,认为这是周公所著,乃“周公致太平之迹”。随后,《周官》成了古代文人的必读之书,并被更名为《周礼》。

    东汉后期,博古通今的经学大师郑玄为《三礼》作注,第一次把《周礼》排在《三礼》之首(先《周礼》,后《仪礼》,再《礼记》),终于使其成为儒家的皇皇大典之一。

    周公之典,影响百代

    跟很多古书一样,千百年来,《周礼》的真伪和成书年代饱受质疑。不过,学者们的主流意见还是赞同刘歆、郑玄之说,认为它是周公之典。

    “《周礼》对后世影响之大,超乎人们想象。历史上那些重大变革,如西汉王莽改制、北宋王安石变法等,都是从《周礼》中寻找的思想武器。”洛阳古籍收藏家、白河书斋主人晁会元说,我国自隋代开始实行三省六部制,其中的六部,就是仿照《周礼》中的六官设置的。唐代将六部之名定为吏、户、礼、兵、刑、工,作为中央官制的主体,这种制度一直沿用到清末。历代修订的典章制度,如宋代《开宝通礼》、明代《大明集礼》等,都是参照《周礼》,斟酌损益而成的。

    “再举一个例子,北京城的格局,最初也是忽必烈以《周礼》为范本建立的。明清两代不仅沿用了元代北京‘面朝后市、左祖右社’的格局,还参照《周礼》,建了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先农坛等。”晁先生说,依《周礼》建都的例子,即使在海外也不鲜见。

    “后世流传的《周礼》版本很多,其中以郑玄注本最为著名。明清国子监刻《十三经注疏》,均收入了此书。”晁先生介绍,根据《中国善本书书目》的记录,如今人们所能见到此书的最早版本为宋代刻本。“国内尚存宋刻本10套,分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和北京图书馆;金元刻本有14套。目前,明代以前《周礼》刻本在百套以上,是存世早期版本最多的一部古籍。”

    鉴于周公和《周礼》对洛阳的特殊意义,多年来,晁先生下力气搜寻这部古籍,目前已收藏不下十种版本,这个过程相当曲折。比如5年前,他听说孟州有一农民,其父民国时在北京琉璃厂开店,就一次次前去拜访,最后高价买下了十多册《周礼》,经鉴定是明万历21年北京国子监刻本。还有一套珍贵的清乾隆武英殿刻本,是他在北京拍卖会上竞拍到的。“还好当时价位不算太高。搁到现在,已变成天价了,我可买不起。”他笑着说。

    (图由晁会元先生提供)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洛阳社区热帖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

≡ 河洛文苑 ≡

≡ 馋猫大本营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