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丕画像 (资料图片) |
|
▲洛阳博物馆馆藏《正始石经》残碑的拓片(资料图片) |
|
公元220年,曹丕代汉,建立曹魏,建都洛阳。
曹魏帝王,皆重太学——魏文帝曹丕于战乱后重建太学,设博士19人;其子魏明帝曹公式执政期间,尊儒贵学,严厉整顿浮华学风;曹公式的继任者曹芳搞了《正始石经》,一共28通碑,计14万字,立于太学。
曹丕重建太学,很艰难
曹魏建立后,一直不安宁,时常有战争。但即使不安宁,曹魏皇帝也都重视太学。先说魏文帝曹丕,他是曹操的儿子,能诗文,喜文化,重儒学。一次,他带领朝官来到城南开阳门外,见昔日巍峨的太学建筑,如今已是残破不全,心生悲楚,面呈凄恻。
原来,董卓当年火烧洛阳城,使繁华了100多年的东汉首都化为废墟,太学也由此荒废,师生四处逃亡,典策文章失散,《熹平石经》也被乱兵砸烂,太学已经停课30多年。
曹丕看到这种景象,下令“扫除太学之灰炭,补旧石碑之缺坏”,要在废墟上重建太学,地址仍在开阳门外。
历史出现惊人的相似: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公元25年称帝,上台4年后建太学。曹魏开国皇帝曹丕,公元220年称帝,224年重建太学,也是上台4年后重建太学。
但曹丕建太学,很艰难。为啥?因为战乱多年,民生凋敝,国家草创,经费不足,没有钱财广修校舍,没办法,只好因陋就简,不建标准讲堂,只盖简易校舍,保证老师有房子住就行了。至于学生们,在京城有房舍或亲友者,可住校外,徒步上学,是为“走读生”。
太学重建后,规模和气派都与东汉太学没法比,校舍十分简陋,教材是临时编纂的。曹丕让工匠把遭受破坏的《熹平石经》集中起来,粘粘补补,勉强补好了几通石碑,立于太学,让学生们参看这些“老教材”。
洛阳太学在东汉时的体制是:教师(博士)必须是饱读诗书的50岁以上的大儒,嘴上没毛的青年即使再有学问,也不能来太学执教。但连年战乱,老儒大多已经死了,最后只找来3位。
曹丕于是下令:年龄不足50岁,但真正有学问者也可征选为博士!这才凑齐了19名博士,这样的师资水平当然无法和东汉太学相比,但其中也有出类拔萃者:一位是书法家钟繇,另一位是大儒乐洋。
乐洋最大的特点是博学多才,太学里的课程没有他不会教的,这也活该他受累!学生们都爱听他的课,他只好一个人干几个人的活儿,“五经”都得讲,白天上完课,晚上还要给前来求教的学生辅导。人们常看到他随时随地拿一根小木棍在地上画来画去,旁征博引,诲人不倦。
钟繇也是身兼数职,他常常把博士们集中起来,针对学术问题展开辩论,使东汉太学流传下来的研究之风得以延续。这样运行一段时间后,曹魏的太学大有起色,渐渐为人称道。
曹丕还御览所有的太学教材,把各地大儒集中到洛阳,汇编《经》《传》1000多篇,名曰《皇览》,作为太学新教材。
曹叡整顿太学,很坚决
曹丕死后,他的儿子曹公式继位,是为魏明帝。曹公式在教育上的功绩,主要是整顿太学不良学风。
曹公式上台后,发现太学的学习风气很差,一些太学生身着华服,不爱学习,却喜欢浮华交游。通常考试,太学生及格率只有10%,这种情况使曹公式感到震惊,于是他组织了一次现场测试,拟定试题后让太学生应诏作答,结果数千名学生中,只有9人能顺利作答。曹公式又让在京师工作的朝臣各写一篇文章,结果400人参试,按时按要求成文者不到10人。
曹公式询问大臣原因,大臣回答:当初,你父皇重建太学时,正是连年战乱之后,生源质量差,大多没文化。你爸爸为了鼓励学生入学,答应入学之后免除一切徭役,有人就冲着这一条来上学了。还有一些人,上太学是为了久居京师,便于结交朝臣,以便将来当官。所以,历届毕业生做了官后不学无术,竟连一篇像样的文章都写不出来。
曹公式听后,理解老爸当年“优惠招生”的苦衷,虽然没处罚那些学生,但从此严把入学质量关,学生入学后必须《五经》统考,考试不过关者,不能做国家公务员。当时朝廷对教师的规定是:“凡学华不务道者,皆罢退之。”曹公式还在太和二年(公元228年)、太和四年(公元230年)连下政令,强调尊儒贵学,突出“王教之本”,太学生中若有“浮华不务道本者”,也要“皆罢退之”。
曹公式整顿太学,收效明显,他在太学的发展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曹芳刻制《正始石经》,很努力
曹芳是曹魏第三任皇帝,但其通常被称为齐王芳,明帝临终前立他为太子,明帝死,他于同日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正始,在位15年,后为权臣司马师所废。
曹芳执政期间,看到《熹平石经》惨遭破坏,粘粘补补立在太学门前,不像个样子,就下令仿效《熹平石经》的制作方法,再刻一套石经,立于太学。
这套石经刻的仍是儒家经典著作,因为是在正始年间刻成的,故称《正始石经》,共用了28通石碑,总计14万字,每通碑“高8尺,广4尺”。《正始石经》的特点是采用古文、篆书、隶书3种字体逐字对照排列,形成三体并存的格式,书法水平超过了《熹平石经》,具有开创意义。
北魏迁都洛阳时,《正始石经》还好端端地保存在洛阳城内。但冯熙担任洛州刺史时,竟然取《正始石经》的石材作建材去建寺庙(见《魏书·冯熙传》),结果其他官员也仿效他“就地取材”,使《正始石经》渐渐从地面上消失了。
清末,《正始石经》残石数次出土于洛阳。1922年,洛阳太学遗址又出土一通石碑,长75.4厘米,宽约50厘米,上有数百字,正面刻《尚书·无逸》《尚书·君奭(shì)》,一共34行;背面刻《春秋·僖公》,一共32行。这通石碑下部略有缺损,但文字完好,是出土最大的一通,现为洛阳博物馆珍藏。
由于《正始石经》是我国官刻石经中唯一一部用3种字体书写的石经,价值连城,别说原碑了,即使一张拓片,亦一纸难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