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跟喜 |
|
所谓志拓,即历代出土墓志铭之拓本。
何谓墓志铭?就是某人去世,盖棺定论,用三五百字记载与其有关的信息,刻制在一块方形石头上,与逝者一起下葬墓穴,这方有文字记录的石头即称为墓志铭。
墓志铭为方形,上下两块称一合。下面称志,记录死者之世系爵里、生平事迹、配偶子嗣,卒葬时地等;上面称盖,盖为盝顶,即覆斗形,刻制死者的年代、籍贯、官职等,类似文章之题目。
墓志铭文字由志题、志文、铭文三部分组成。志题与志盖内容基本一样,只是更详细一些。志文内容详细,大多三五百字,亦有千余字不等。铭文为颂词,文字形式多为四言、五言、七言,涵盖志文所述内容。
墓志铭文体独特,基本上散文以叙事,骈文以颂词,颂词多为谀褒之文字,涉及逝者家族绵延、生平经历、配偶子嗣、卒葬时间地点者,内容则真实可信。
古人视死如生,有厚葬之风,尤其世袭代演,身份显达者,多有后人为其树碑立传,竖立于墓冢前或官道两侧。今人所言碑志者是碑与志的统称,碑立在地上,志埋在地下。碑、志上的文字拓本统称为碑拓或拓片。
墓志之作,意在传世。志石是由碑刻形制演化而成的一种墓葬习俗,最早为长方形,尖顶的称圭首,圆顶的称浑首,不用墓志之称,仍叫碑。及至北魏,墓志铭成为方形,基本成了定制,一个主要原因是北魏王朝推行汉化措施,其中一项即规定来自鲜卑的官员人丁死后必须葬在洛阳,不能还葬“代北”(今山西北部一代),于是王公贵族死后多有墓志铭随葬,除了以文字追悼死者功德声名外,有了墓志铭,不怕湮灭不闻,可供“后人辨识”。
隋唐年间,墓志铭更是风尚一时,墓多有志,附于穴中,一从幽壤,便千载不闻。其可贵者,在于石刻非同纸帛,久藏地下,不致损坏,亦无腐蚀之虞,一旦出土,文字粲然如初,栩栩在目,志石所记人事、书法、纹饰,皆成珍贵资料,遂为文物、文史学家及收藏者所青睐。
墓志出土最多者,当数河洛地区。洛阳是千年帝都,自东汉魏晋以迄隋唐宋明,皆人文荟萃之地,洛阳城北邙山宜于殡葬,先后有六代二十四帝葬于邙山,至于公卿王侯葬于北邙上下者,更是不计其数,甚至有殁于江南塞北者,临终还要嘱其子孙,归葬邙山。所谓“生在苏杭,葬于北邙”之说,盖缘于此。以致“北邙山上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旧墓人家归葬多,堆着黄金无买处”(唐王建《北邙行》)。到了唐代,北邙山寸金寸土,墓地之金贵,墓冢之堆累,闲地难觅,已无卧牛之地可得。
墓志出土原因甚多,由于石块笨重,被随处抛弃,初则弃置民间田舍,继而流于市井商贩,文人喜欢,好者偏爱,或拓拍文字,传抄翻印,或揣度摹写,研讨治学。其作用诚如清人朱士端《宜禄堂收藏金石记叙》所云:“金石之功大矣哉!可以考经集史传。可以溯古籀篆隶,可以征诂训声音,可以通文字假借,可以识冠服器用,可以推年月支干,可以访山川地舆,可以补官爵姓氏,可以稽礼仪兵制,可以吊忠孝隐逸,可以鉴祸乱权奸,可以存遗编剩稿,可以博佛书释典。”墓志价值之珍贵,可谓大矣!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宋代以降,藏家众多,志石文字之研究,大家辈出,著述丰硕,影响显赫。新中国成立,以迄于今,成就亦极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