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C05版:独家连载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17 同学相见
20 质疑《清明上河图》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2013 年 11 月 7 日 星期    【打印】  
机关算尽 匪夷所思
20 质疑《清明上河图》
    当时彩色照片在国内还很罕见。而《清明上河图》的鉴定是在1951年,居然已经用了彩色冲印技术,可见国家对此画的重视程度。

    我很快挑拣出一张照片,这张照片拍的是位于汴梁闹市后排的一处轩敞瓦房,看样子像是个赌坊,四个赌徒围着一张台子在扔骰子。我想起素姐讲的王世贞的那个故事,拿出放大镜,却发现台子上的骰子清晰可见,四个赌徒的脸却模糊不清,五官涂污,根本无法分辨口是张还是合。

    我拿着这张照片端详了半天,然后从怀里取出一张《清明上河图》的印刷品。这是我在美术商店买的《中国历代名画集》中的一页,铜版纸印制。这是市面上最通行的版本,不论是中学历史课本、美术史学术专著还是旅游图书,都是用的这个版本。该画下面有一个标注,注明此画复制自故宫收藏的真本——当然,画面远不及这套照片清楚。

    在这个版本里,我把放大镜挪到同样的位置,立刻顿住了。我看到那个赌坊里的赌徒们五官清清楚楚,口型呈圆形。

    瞬间我口干舌燥。

    当年汤臣之所以能看出《清明上河图》赝品的破绽,是靠赌徒的口型。真品口型为圆形,赝品口型为开口。

    在1951年的真品原始鉴定照片里,赌徒的五官已被污损;而在通行的版本里,同样的位置却恢复了原状,口型呈圆形。技术上,这不难做到,故宫有专门的技师对画进行修补。但修补恰好发生在这一关键位置,是不是有点儿过于巧合?看起来就好像是在故意遮掩什么。

    修补之前,赌徒到底是什么口型?圆形还是开口?

    我觉得喉咙有些干,拿起杯子将里面的橘子水喝了一半,继续翻找照片,很快翻到专拍题款特写的那几张。

    《清明上河图》的第一个收藏者是宋徽宗,他亲自题了画名,还钤了双龙小印。可惜这部分绢布已遭人盗割,早就看不到了。好在其他的题款都在,一个个数下来,从张著到明代大学士李东阳,再到陆完、严嵩,一直到溥仪盖的三个印,历历在目,清清楚楚,记录了这幅国宝的坎坷历程。

    可我从头到尾数了三遍,有一个人的题款始终找不到。而这个人的题款,本该是不可或缺的。

    他就是这幅画的作者,张择端。

    素姐说的没错,这两点仅仅只是疑点,还不足以盖棺定论认定《清明上河图》是假的。但这些质疑,足以掀起一阵大波澜,引起全国媒体的关注。只要让《清明上河图》重新公开接受鉴定,我的目的就达到了,到时候老朝奉以及他的那些罪恶勾当,一定会被暴露在阳光下。

    我按捺住心头的狂喜,万里长征终于走到最后一步。

    我重新睁开眼睛,从怀里拿出一个小巧的傻瓜相机,对着我挑出的几张照片拍了几张,然后又把牛皮信封拿过来,对着上面的红戳也拍了几张。

    做完这一切后,我把照片重新装回信封里,把“图书馆”叫进来。“图书馆”进屋问:“你看完啦?”我说看完了。“图书馆”拿起信封,重新粘好将其扔到书架上,冲我一伸手。我把2000块钱递给他,无心跟这个财迷多纠缠,立刻推门出去。“图书馆”在背后喊了一嗓子:“下次你再想来看,我给你打个八折。”

    我冷笑一声,没言语。等到这事儿掀出来,自然会有人来他这里找原始照片,到时候可就由不得他了。

    我匆匆赶回四悔斋,把门窗关好,拿出纸笔来开始埋头写材料,单纯对《清明上河图》的真伪提出技术性质疑,还附了一些照片作为证据,结尾特意留了我的名字。我之前因为佛头案出了点儿小名,如今亮出许家招牌,可以增加公信力。

    我写完“愿”字的最后一笔,把钢笔搁下,整个人处于一种兴奋状态。

    “爷爷,爹,希望我这一刀,能为咱许家洗清冤屈。”

    (摘自《古董局中局2:清明上河图之谜》 马伯庸 著)

3上一篇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洛阳社区热帖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

≡ 河洛文苑 ≡

≡ 馋猫大本营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