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双十一”,数以万计的包裹从洛阳发出 (资料图片) |
| 我市某电商去年“双十一”当天的订单 (资料图片) |
| 近日,电商企业召开动员会,迎战“双十一” 记者 王妍 摄 |
|
□记者 王妍 实习生 吴岭
去年“双十一”当天,淘宝网全网取得了191亿元的总交易额,今年总交易额预计有望突破300亿元。那么,日渐蓬勃的洛阳电商能分得几杯羹?我市电商、快递为“双十一”又作了哪些准备?
洛阳电商有望接到50万个订单
1个月前就开始囤货的仓库满满当当,还未下订单的商品被提前包装好,一次可装载上千件包裹的快递货车在仓库门口随时待命……昨日12时许,离“双十一”网购狂欢开始还有12小时,洛阳不少电商企业已是一副万事俱备、整装待发的模样。
一份来自电子商务行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从洛阳发往全国的包裹平均每天约为1.7万件;今年前10个月,平均每天达到2.6万件。而在11月11日至17日的“双十一”购物高潮期,这个数字有望达到平时的3倍至5倍。保守估计,“双十一”至少可为洛阳电商带来50万个订单。
几年前还处于“潜水”状态的洛阳电子商务企业,如今不少已崭露头角,甚至出现了全国范围内的行业龙头。迄今为止,我市有5000多家零售网店,相关从业者有近万名。去年,我市电子商务零售总额为6.2亿元,今年预计将超过10亿元,这样的增长速度还在不断加快。
客服人员每分钟打120个字刚及格
被称为“网购春运”的“双十一”,因购物量暴增,也给电商带来巨大压力。为了应对“双十一”,电商纷纷使出浑身解数,称得上“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在“双十一”,客服人员总是冲在离顾客最近的“第一线”。市民高莉是一名在职7年半的客服人员,如今虽已是公司客服部的主管,但每逢“双十一”都要亲自上阵。今年,高莉提前近一个月从公司其他部门借调了员工,客服人员从12名增至27名。在新人培训中,打字是一项必考的内容。
在高莉的公司,客服人员每分钟打字120个才算及格,每分钟能打150个字以上者不在少数——达到这种速度,才能做到公司 “20秒内回复顾客”的规定。
在客服人员“奋战”时,主管也不能闲着——他们变身“保姆”,倒水、沏茶、买盒饭、送文件,碰上客服人员接电话或上厕所,必须立刻顶上去。
今年27岁的李伟在公司的工作是网络及器材维护。往年“双十一”,由于出单太多,打印机因长时间高速运转导致“罢工”或自燃。今年,他申请准备了双倍数量的打印机,还找来了4台备用机。
仓库流水线翻倍,快递公司高薪招工
今年“双十一”,洛阳哈他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仓库的流水线由4条改为8条,不少商品被提前包好,只待贴单运走。仓库门外,快递的运输车随时候命,每车1000多件包裹装满就走,几辆车来回往复,一刻不停。
为了保证及时发货,不少电商都提前与快递公司签订了“军令状”:仓库外必须24小时有车辆守候,发货后48小时之内必须有出港记录……如果来不及履行,快递公司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去年,堆积如山的包裹让我市不少投递站出现了爆仓的状况。今年“双十一”来临前1个多月,洛阳各大快递公司已开始“招兵买马”,高薪聘请快递员,增加运输车辆。仅以洛阳市中通速递服务有限公司来看,今年10月,该公司新聘快递员30余名,新购置运输车辆4台,外包车辆两台,仓库清空并扩建1000余平方米,员工24小时轮班在岗。
品牌电商对“双十一”趋于理性
8日下午,一场本地电子商务行业的小型聚会在涧西区举行,与会者有“哈他瑜伽”“优贝贝”“朵蔓丝”等本地电商龙头品牌的负责人,也有刚刚起步的网店店主,更有本地传统制造企业大鳄。会上最热的话题,是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双十一”。
已在业内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电商对待“双十一”的态度非常理性。洛阳哈他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除了补仓较早,其余准备工作到“双十一”前一周才陆续开始。洛阳暖洋洋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以经营品牌内衣和家居类产品为主,该公司总经理张晓峰坦言:“除了少量囤货以迎合气氛,我们并没有做过多活动。”
品牌电商为何对“双十一”如此冷漠?业内人士解释,这是与企业规模、品牌和本地电商的主要经营商品类别有关。
洛阳哈他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郭珂介绍,因为经历了几次“双十一”,公司员工已具备了应对网购狂潮的能力,准备流程已步入标准化、规范化阶段。今年的“双十一”,他们追求的已不是单纯的销量,而是更注重客户服务与购买体验。
“伤品牌”也是品牌电商不愿参与“双十一”的重要因素。部分企业经营者认为,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忠实顾客的品牌轻易促销打折,会让顾客对产品期望值降低,觉得品牌廉价,对企业利润和长期目标造成负面影响。
此外,一名业内人士介绍,“双十一”更适合服装、鞋子等大众消费品种,而洛阳有影响力的电商品牌主要集中在瑜伽、骑行装备、渔具、居家服饰等“小众”类别上。
“打个比方,如果你是个从不钓鱼的人,你不会因为这天渔具打了五折而去买。不过,你看到一件漂亮衣服打折,即便原本没有购置计划也会忍不住下手。”该业内人士说。